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04/2019
【雾都寻梦】石欣颖/食事
作者: 石欣颖

图/石欣颖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 汪曾祺

伦敦市中心特别适合独居。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生活上,吃喝住行一应俱全。超市、便利店、药妆铺、餐厅、咖啡馆,几乎每走几步就有一家。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独立出行不成问题。

但凡不惧怕独自生活的,应该能在这过上踏实自在的小日子。 热闹繁华更反衬出自己的寂寥吗?我对世俗定义的“孤独”免疫得很。对于喧嚣浪潮中的平静,倒是无时无刻不在渴求。

再加上本性懒惰,一贯疲于呼朋引伴——在吃饭这件事上,伦敦的特质也和我的习性不谋而合。或许大城市里人人都忙,走进任意一家轻食店或小菜馆,形单影只匆匆就餐、马上又继续奔波劳碌的,并不少于成双结对的。

小学中学时代在食堂落单的焦虑、集体意识带来的约束桎梏,都成为遥远的过去式。一个人吃饭再毫无尴尬可言,更在时光流逝中被养成自然而然的常态。难得几次约人或赴约,也被朋友打趣,我的孤拐性子是变本加厉了。

群体生活毕竟还是人类公认特征。最近一次小插曲就在一周前。常去的小菜馆来了新员工,听口音像是大马华裔。“几位啊?”我顺势比一。他冒出一句:“一个人啊?哇。”

我忍住没失笑。想是初来乍到,不知我经常一人上门,也还没习惯接待独自光顾的年轻食客吧。受到他从柜台方悄悄投来的好奇目光,竟让我难得感觉“一个人吃饭”是特殊之事。着实有趣。

一个人吃饭没问题,胃口小倒是问题。我从来不敢自己到正规西餐厅去,不开伙的日子都只往小菜馆或速食店跑。除去高消费,主要是吃不完。都说“洋人很能吃”,食物分量确实惊人。

前菜、例汤、沙拉、主菜、甜品、饮料,别说至少点个两三样才显得正常,单点个主菜我都难以消灭干净。若是只点了一份还吃不下打包带走,那就真尴尬了。一个人吃饭,还是不去为妙。

但纵使是西方城市,日常不吃西餐也不影响饮食体验。“只有面包汉堡,不会很腻吗?”事实不然。伦敦的文化大杂烩同样体现于饮食,汇聚各方珍馐美馔,短短一条街就能集齐各国风味。肠胃味蕾最思乡,留学生和外来客却绝对不愁尝不到家乡味道。

在伦敦3年来吃过的正宗亚洲料理,就比在国内时还多种多样。拿中国菜举例:北京饺子、武汉热干面、陕西肉夹馍、天津煎饼果子、四川酸菜鱼、重庆小面……只怕能列出一长串来。

自从到伦敦留学以来,生活模式改变,连个人Instagram账号也转了型。从流水账般的日常生活分享,无缝切换成美食博客。“吃货”属性暴露无遗,但在国际化大都市能被各地美食围绕,实是人生一大幸事。

念大一时在跆拳道校队练习,韩国队友和我聊到各自家乡美食时说:美食是最博大精深的艺术。唯有美食能让所有感官同时派上用场——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是多数艺术未能达成的。

最可贵的还是美食促进的文化感知。曾在马来餐厅目睹英国阿姨们手持刀叉吃椰浆饭,瞬间感觉次元壁被打破,心想:原来还能这样吃!周遭都是亚洲面孔,她们却落落大方得很。

反观我们又是否敢在西餐厅用筷子吃意大利面呢?或许届时报以异样目光的未必是西方人士,而是我们自己的同胞也未可知。是外来的歧视还是自身的胆怯,两者其实相生相成。但譬如Dolce & Gabbana 那支含有“筷子吃披萨”片段、充满辱华意味的广告,就确实叫人不忿。

在不碍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活并没有错。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入乡随俗从来不该是硬性规定。在伦敦,通过“食”了解的“事”,大抵如此。是跨界的交流;人间烟火,尽在一份色香味俱全之中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