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6/05/2019
方肯/挑戰暗黑的青少年小說:來自大人心底永無彌補的黑洞
作者: 方肯

编按:暗黑的青少年小说,如何暗黑?顾名思义,暗黑指的就是其整体风格倾向阴暗,故事中会有阴谋、杀戮、血腥、暴力等挑战人性最深处的情节、画面等。

本期【读家】里提及的3本小说——《恶童》、《怪物来敲门》及《腹语师的女儿》里不乏这类情节,但并不止步于感官刺激,而是引领青少年读者提早体会人性的善恶以及思考生命的始终。

儿童或青少年故事秉持寓教于乐的元素而创作,当撤下了大人为孩子们所建造的乌托邦,便是现实的世界,既赤裸也是丑陋。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故事始终是故事,现实才是他们正面对的世界,结局不一定令人满意。

在大人所创造的儿童故事里,许多可能是为了自我疗愈,虚弱地弥补心中的缺憾。例如曾经割舍最不能割舍的人或物、犯下最无法被原谅的错误、第一次在最仓皇无助的面前崩溃……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梦魇。应对敌人的正确方法是正视它,而不是逃避。因此,我们有了暗黑的青少年小说。在暴风雨来临前夕先认识暴风雨,预习预防,便不感到害怕。

比如死亡。我们最避讳和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神秘又令人毛骨悚然。而死亡的闯入从来没有预兆,孩子学习了各种应对危机的方式,却没有人告诉他们:遇到死亡,你该怎么做?

《恶童》:探讨生命之无意义

《恶童》(Intet)是丹麦作家燕娜.泰勒(Janne Teller)第二部小说。这部小说被多个国家列为禁书,同时也获得不少国际奖项,被翻译成25种不同的语文。

暑假后开学的一天,13岁的皮尔.安东的男生,忽然说:“这一切都是了无意义的”,就离开了教室,从此天天坐在一棵李子树上。班上的同学都不想承认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毫无意义,于是计划把自己的“意义”展现给皮尔。

全书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皮尔证明意义的存在,这世界并非虚无(Intet,丹麦语)。同学们把各自认为有意义的东西,收集在一间废弃的锯木厂里,成为意义之堆。皮尔太聪明,他总是三言两语就击垮了众人的信心。

“‘我们去上学是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而我们工作是为了可以放假。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放假?’”(页61)

“宇宙是如何开始吸引一切,可它总有一天会崩溃,如一种反向的大爆炸。所有的一切将变得如此地渺小且密集,它们什么都不是。”(页162)

“‘既然死亡是如此地轻易,那是因为死亡本身一点意义也没有。’他大叫道:‘而死亡之所以没有任何意义,那是因为生命本身也不存有任何意义。’”(页184)

虽然同学们一次次因皮尔的话而动摇,但事情越演越烈,收集到的东西有断脚的耶稣像、丹麦国旗、伊斯兰教的祈祷毯、爱丽丝死去弟弟的棺木,他们还斩下一个狗头、割下一个很爱弹吉他的同学之食指,甚至夺走一个同学的贞操,事情已经无法草草收拾结束。为了皮尔的一句话,大家认真地反击,显得笨拙又愚蠢,最后以新仇旧恨互相报复,不留余地表现了内心的暴力和残酷。

《恶童》故事类似日本漫画家楳图一雄《漂流教室》,考验着人性的极限,始终经不起挑战,沦落疯狂和荒唐的局面,只不过《恶童》的结局较为完整,也接近现实。

《怪物来敲门》:学习失去是一种必须

《怪物来敲门》(A Monster calls)故事、角色的雏型来自英国青少年小说作家莎帆.多德(Siobhan Dowd),她曾出版过4部青少年小说并获奖无数,然而她准备好了一切准备创作《怪》,“可惜她没有的,是时间”(节录自〈作者们的话〉,页5)。莎帆因乳癌于2007年逝世,便由派崔克.奈斯(Patrick Ness)完成,并获得了英国两项重要的少儿书奖,卡内基文学奖(始于1936年)和凯特格林威奖(始于1955年)。身兼编剧一职的派崔克后来将《怪》搬上大屏幕,也得到许多提名和奖项。派崔克笔下的情节栩栩如生,人物心理情感刻划细腻到位,无论是小说或电影,都同样精彩,算是不辜负莎帆的遗愿了。

在《怪》里,13岁的康纳每天都做恶梦,总是发生在凌晨12:07,门外的紫杉树步行而至,并强制和康纳约定,当紫杉树说完3个有关它行走原因的故事时,康纳必须说出第四个故事,那是康纳深藏在内心,最畏怯的真实故事。现实中,康纳的生活宛如在深渊不得自拔——患癌的母亲正接受治疗,由不亲近的外婆来照顾康纳;好朋友莉莉告诉大家有关康纳母亲病危的消息,使康纳在学校遭受孤立和霸凌。没有一件事让康纳觉得轻松。只有噩梦里的紫杉树,最后成为他的依靠,让他奢望紫杉树能够救活他的母亲。

这是一个极度忧伤的的故事。父亲远去美国另组新家庭,康纳在学校就像隐形人。最煎熬的,莫过于母亲对于自己的病情表示无能为力,希望康纳能够做好生离死别的准备。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而言,即硬生生拉着他成长。

我们对自己深爱的人或物,或许也曾束手无策,除了忍痛含泪放手,已没有其他办法,就如故事中的康纳。倘若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拥有和珍惜,那么学习失去也是一种必须。

《腹语师的女儿》:渴望爱与被爱

《腹》是台湾青少年小说家林满秋的作品,是一部魔幻写实的青少年小说。据悉,林满秋在阿根廷博物馆看到幼童木乃伊后,于是得此故事之灵感。

《腹》角色的心理设定十分复杂:盼望儿子接管自家医院却不成的爷爷、重男轻女的奶奶、勉强当了医生其实更像诗人的爸爸、生了女儿被轻视的妈妈,虽然怀了儿子却流产,后来郁郁而终。一切设定都把故事指向了悲剧,妈妈过世后,爸爸到南美洲流浪5年,女主角柳儿每天到林子和妈妈的墓作伴。5年来,柳儿只能依赖爸爸寄来的明信片,相信爸爸尚在人世,并且守着明信片上的一句话:“我在旅行,走到路的尽头,就会回转。”(页012)

后来,爸爸回来了,他不再是医生,成为了腹语师,如影随行带着一个布偶,叫奇莉,而奇莉唤爸爸叫奇里,两“人”十分亲密,把世界和自己完全隔绝,包括亲生女儿柳儿。爸爸时时和奇莉对话,关系十分诡异。对柳儿极不友善的奇莉,凶恶程度层层渐进,到了最后也难分辨是爸爸的操纵,还是柳儿的幻想。

故事的结局如一般少儿小说,但看似圆满,其实童年的缺口从未得到缝补,而作者只做了轻描淡写的收场。在渴望爱与被爱的亲情中,所有人都受伤,无一幸免。

结语:黑暗的故事,带来感官的刺激,挑战想像力,也试探着读者面对人性的各种可能。在西方的小说里,不受东方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影响,不在乎政治正确,作者挑战人性、伦理没有上限,却也揭露了现实世界的丑恶和真相。不是每个结局都会令人满意,也不是所有的罪人最后都会受罚——我们不是一直都在经历吗?

黑暗小说并非引导孩子走入黑暗,而是引导他们对黑暗无惧,在安逸中为灾难、厄运做好心理准备。身陷黑暗时,无助是因为从来不知什么是黑暗,如何抵抗黑暗,或如何安身于黑暗中。如何在黑暗中光明地成长,或许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延伸阅读:

苍蝇王/威廉.高汀:战争爆发。一群孩子搭乘飞机避难,途中遭到攻击,迫降在无人荒岛。所幸珊瑚礁岛犹如世外桃源,孩子一面等待救援,一面想办法建立秩序和满足生活需要。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的秩序渐渐散漫,冲突日益加剧。直到有天,他们辛苦建立的文明世界彻底崩坏……

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此书讲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南部小镇,3个孩子平静的生活被两桩冤案彻底打破。传闻与事实,坚强与软弱,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他们在痛苦与矛盾中艰难地拨开生活的重重迷雾,见证人性的污秽与光辉,理解真相的残忍与无奈,也感受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