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05/2019
生命教育,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作者: 张露华

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是直面生命和生死问题的教育,使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是“成长”。

【优质生活】先后推出过关爱老人、重视生死学问的版面,今天,在5月份这个感恩的季节时, 《活力副刊》联同社会公益组织正式成立“爱长在·生命教育联盟”,让我们每走过生命中的任何一段困难时,不被击败,反而能从中学习,让未来的路走得更安稳。我们也希望透过不同人的生命经历,给所有人上一堂又一堂的生命课。

这个版的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更重要是学会积极的生存;通过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生活幸福,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单凭我们几位记者和编辑的微小力量,我们无法扛起这么重的责任,所以,我们以联盟经营模式,结合媒体、公益组织、专业机构的力量,一起来为社会需要援助的弱势提供生命教育研究、课程教学等支援,同时推动策略统整资源。

《活力副刊》从本年5月起每周拨一版来面向读者报道“爱长在”生命教育联盟动态,把联盟的生命教育理念让全国读者分享。设固定版面是自我期许:这不是一时兴起的专案或热闹一时的活动,否则将只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其实整个社会都需要生命教育,很可惜“生命教育”并没有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内。生命教育的范围很广,但我们初阶会集中在生死教育、死亡教育、安宁照顾与临终关怀。人如果不能生而无悔,就不可能死而无憾;同样的,人若不能安顿与超越死亡的阴霾,也很难确立生命的意义。

定名为“爱长在”,是希望提醒读者──不管何时何刻,不管多艰难和难捱,有爱长在。

选择在5月份母亲节推出,也希望提醒自己,要以最柔软的母心来推动生命教育,让爱永远存在。

文:曾毓林(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曾毓林(《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结合辅导、医生、死亡服务

曾毓林(《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生命教育涵盖很大方面,在台湾生命教育已经发展出很好的体系,但在大马仍非常缺乏。如照顾者后援组织,这些组织是可以帮助照顾者在困顿之中得以透一口气,这对照顾者而言是非常需要的。

如防止自杀机构,虽然外国也有一些相关机构,但仍不足够,必须把辅导咨询、医生、死亡服务都结合起来,以便能够第一时间让求助者得到帮助,而不至于酿成悲剧。

尽管我们的社会没有很好的资源,但却可以通过民间自发性推动生命教育,通过民间来发声,社会有这样的需求。

每个人都知道最后必须面对死亡,但如何面对生命最后一刻还是会感到不安,通过生命教育,让身心灵都做好准备,从生命到临终,照顾者的技巧与心灵照顾,我们把这些不同接触层面的资讯集合起来,传达给需要的人。

生命教育,不是悲情面对,而是应该从容做好准备。

白伟权(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

学习面对及重新振作

白伟权(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在我国推广生命教育所面对的问题是资讯不足,令人不懂得要去哪里求助,加上生命教育风气未成熟,人们不会把生命教育当作整合性资讯看待。

如照顾者心理,从社会学来看,长期照顾病患会情绪低落,当亲人去世后无法振作起来,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若能从生命教育中学习到如何面对及重新振作起来,不但对一个家庭,整个社会都会更好。

拿汀李姐䭲(富贵集团首席行销长)

丧亲悲痛时,需第一线关怀

拿汀李姐(富贵集团首席行销长):无可否认,大马生命教育的确缺乏推动,所以不为人知。很多医生都愿意分享照顾病患老人的经验与技巧,让照顾者可以更轻松的照顾患者,但因为缺乏推广的单位,难以把这些资讯传达出去。

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低潮期。妈妈去世时,我受到很大冲击,因为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妈妈就突然去世了。比较幸运的是,我在那时候得到很多好邻居与朋友的帮助,也从中了解到佛法的意义,陪伴我度过了这个伤心期。

很多人会因亲人去世而感到自责与内疚,但大家都有自己的责任,活着的时候就尽力对家人好。当一个人面对丧亲悲痛时,更多人的支持,能让他们更快振作及释怀,实际上,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帮助。

富贵集团于全马有大约1万位代理,接受过生命教育培训的代理则有三千多人,富贵代理又称之为生命经理师,他们在工作上都会直接接触到很多家庭,并且协助客户了解事前规划的重要性,给予他们很多帮助和资讯,让他们好好的预先规划人生,让生命更圆满。在生命落幕的当下,这群生命经理师更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家属们协助及第一线的关怀,在葬礼期间,也细心的帮忙家属打点殡仪事项,同时陪伴家属度过悲伤,这些都是我们的使命。

当父母或长辈卧病在床时,家人无暇照顾,送入老人院又怕被人责备为不孝子孙,所以家中赚钱最少那个人,应该辞职扛起照顾的责任,由其他赚钱较多的家人负担他的生活费,这样的做法看似理所当然,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廖翠薇(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理事兼社会教育组组长)

只看到病患,没看到照顾者

廖翠薇(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理事兼社会教育组组长):很多人只看到病患,却没有看到照顾者,往往病患的情绪与行为,只有照顾者在默默承受。当病患去世后,照顾者会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内疚情绪中。

我也是一个过来人,长期照顾患病的母亲。当她过世后,很长时间我都放不下,所以照顾者的心理也必须被照顾到,只有身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把照顾者的角色做好。

其实照顾者压力很大,若跟别人说照顾病人很辛苦而求助,好像显得自己能力不足,会感到自责与内疚。我以前也经历过这种挣扎,拒绝旁人帮助,内心非常痛苦。

所以我觉得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爱心关怀,如邻居是否愿意伸出援手,而照顾者应该受鼓励往外求助,这是双方面的,打开心胸,接受支援。

医院可以给予的支援是很少的,医生只会跟病人讲几句话,真正面对病患情绪与行为是照顾者,所以如果有一些管道让照顾者可以求助,就不用这么孤单走这条路。

谢成(生命线行政主任

付钱让人照顾亲人更好?

谢成(生命线行政主任):很多照顾者是因为赚钱最少而需要辞职照顾亲人的那个人。但5至10年后,亲人过世了,他能否重新适应社会?然而照顾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个层面与状态。

很多人不具备求救意识,认为咬紧牙关就可以撑下去,没有意识自己需要求救,所以在这个层面下,是否付钱让人照顾患病的亲人是更好?

潘秀萍(RED STORM PICTURES首席营运员)

父母去世后,照顾者却与社会脱节

潘秀萍(RED STORM PICTURES首席营运员):我本身和身边的朋友都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如父亲6年前脑中风,完全不能动,需要长期照顾,令家人都承受了很大精神压力,于是我们决定把他送到安老院,但亲戚认为我们这么做很不孝。

我的大学同学,拥有大学文凭,放下高薪回去照顾父母3年,家人只是给他千二块生活费 。父母去世后,他回到社会,发现已经与社会脱节,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我们希望推广更多生命教育,帮到更多人,把更多资讯如医生、辅导、疗养院等资讯都集合起来,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担,而不只是等待政府援助。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