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5/2019
【如意安详】何国忠/归不归
作者: 何国忠

书法/何国忠

既然决定放慢生活节奏,阅读清淡的诗就成了生活的习惯,过程中当然少不了王维的作品。有一天写字怡情,抄了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遣怀。

这首诗易懂,幕幕含情,文字虽白韵味却无穷。在山中送走了友人以后,夕阳西下,将柴门关闭,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友人回不回来呢?

送人之后,怅惘之情突生。这人当然是自己重视的朋友,又怕自己不敬,于是文字含蓄。王维的诗之所以耐读,是他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讲人间情意,且只是寥寥数语,就成功塑造含蕴丰富的意境。

从相送到送罢,主人翁依依不舍和落寞的心情跃然纸上,王维性格恬淡好静,文如其人,他不爱经营缠绵销魂的句子。相送以后,镜头立刻跳动,作者回到住处,陪伴他的是漫漫长夜无声无语的空虚。

中学时期沉迷于郑愁予的诗,其〈错误〉里头有一句“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心被封闭是什么样一种情况?少年心情容易波动,读后即觉凄恻。如今王维只有动作,不言内心,只说在暮色苍茫中把门关上,不提其他,文字朴素,意在言外。这种万籁皆静,若有所失的描写更符合中年读者心情。

既然相别黯然,只能语重心长期待相会,友人是否会再回来山中呢?若不继续探索,几乎断定王维是这么问的。

山中是隐居,和隐居相对的生活是在朝为官。仕和隐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主题。隐逸文化一直都相对于仕进文化,犹如刚强及柔弱二面辩证存在。隐士首先是士,士而不仕者方为隐士。以儒家思维为主导的文化强调的是“士者,仕也”及“学而优则仕”等理念。一般人读书,是为了出仕为官,光宗耀祖,讨父母笑容,造福乡梓。看清或看破,主动或被逼离开官场一般都是后来始料不及的事。

如此竟是味外有味。王维在诗中说的是其友人还是他自己呢?

何时可决断?

王维一生又仕又隐,处事小心翼翼,总有个人考量。道理是一回事,实际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王维是终身矛盾于仕与隐之间的人。生性倾佛又花时间学佛,想要隐居,又不舍当官诱惑。“王孙归不归”,可能是突生感触自问自答。他聪明绝顶,才华横溢,知道自己复杂内心。用“王孙”二字,未尝不是说悬挂未了的心事:何时方可在选隐去仕中做个了断?

若照字面含义,“王孙”可以指古代帝王的子孙,也可指贵族公子,说是王维的友人也无不可,都不离此诗意境,因此不必过于拘泥意思。倒是《楚辞》中〈招隐士〉提到的“王孙”,可以将王维的心理说得更为多面。

〈招隐士〉内容明确,希望招山中隐居的人下山出仕,其中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一位志行高洁,有作为之人出游很久了,春天草色青青,非常茂盛,但此人始终未归。此时出现另一人的叮咛:是时候回来了,山中生活艰苦,不可久留,是应该回到朝廷了。

〈招隐士〉所指的回归,是要隐居的人回到以天下为己任的主流社会,〈山中送别〉则认为隐居才是人生归宿。一点调整,回归竟然指涉相反的两个方向。

我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受学弟学妹之邀写过一篇名为〈先秦的士〉的文章,当年感情浓烈,东索西引,一发不可收拾,写了近一万字,刊登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90/91年度师生文集》里。旧时心理,和〈招隐士〉的意旨大致相同,觉得读书人不可远离群众,要有热情,国家大事要放在心怀。如今当然更能够理解〈山中送别〉“归不归”三字所涵盖的饱满底蕴。

人生的路若有哲学或文学启发,则会减少迷茫。是仕是隐,书本或现实中可让我们欣赏或学习的人比比皆是,我们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归或不归,归往何处,各取所需,不怕被人识破,重要是忠于自己本心。走过以后,时光回不来了,却也不必后悔,理解便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