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06/2019
指尖带来的影响与伤害:网络霸凌(一)
作者: 蒙慧贤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藏的负面影响和伤害。

2003年美国13岁的Ryan Patrick Halligan、2006年美国14岁的Megan Taylor Meier 、2017年马来西亚的拉曼学生郑渂骏,以及许多未能提及的青少年,皆因受到网络霸凌而结束生命。

大马校园网络霸凌究竟有多严重?它为何发生,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根据数码网络(Digi)展开的全国网络安全调查显示,每5名青少年当中,就有一名被网络霸凌,其中以女生占大部分……

2018年,数码网络(Digi)向全国2000名年龄介于12岁至21岁的青年展开第三届全国网络安全调查,经由10个月的调查分析后,去年年尾公布“2018年Digi黄心网络霸凌与青少年性格调查”(Digi Yellow Heart Cyberbullying and Youth Disposition Survey 2018)成果,让大众进一步了解大马校园网络霸凌的状况。

Digi公司持续发展主任林恩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数据显示,网络霸凌案件并没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惟想法较为消极的青年,往往容易成为受害者。

“在5年前,受害者被霸凌后往往会不知所措,而近年来,大多的青年对于停止或通报霸凌事件的管道都有所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变化。不足的是,许多青年仍不愿勇敢面对网络霸凌的问题。”

   

根据观察,女生每次上网的时间很短,但累计起来比男生还要长,发生网络霸凌的几率也比较高。“这也许是因为男生放学后可能会留校打篮球等,相反大部分的女生放学后便直接回家。”再者,女生往往是“制造内容”的角色,例如抖音和Snap Chat(社交软件)里的视频照片大多数女生,男生很多时候是观众角色。

在此,男女学生霸凌的方式明显不同。男生一般会以恶言恶语的方式来霸凌同学,而女生采用的方式会较为婉转,例如以孤立方式来霸凌某位同学。

   

什么是网络霸凌?

对于网络霸凌,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简单来说:透过使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对个人或群体进行长期、重复、恶意、敌意的行为,导致他人感到被威胁、羞辱、恐吓、不安,甚至危及自己的人身安危。

注册心理辅导师侯雯荔告诉我们,在网络还未盛行时,青少年的霸凌大多发生在校园内。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加剧了霸凌事件的发生。因为当霸凌蔓延到网络世界里头,它就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点和时间,而是一个人类触碰不到但都涉及在内的网络。

“某个程度来说,校园霸凌已和网络霸凌结合起来。一些学生会把在校园围殴某某同学的画面录起来,然后上传至网络,散播出去,可以说,校园和网络双重式的霸凌同时在进行。”

想法消极,就容易成为受害者?

许多人都以为,不善于人际关系的孩子,尤其容易成为受害者。然而我们如今所看到的网络霸凌,它并不区分年龄、性别、肤色、职业等,无论是网红、明星、政治人物、老师或者是很普通的一个人物,都有可能涉及网络霸凌事件。

“霸凌者一定来自破碎的家庭?受害者一定是不善于人际关系?不一定。人家网红拥有几万个跟踪者,社交不好吗?好得很呢,也一样受到霸凌。”

侯雯荔表示,网络世界的角色是易变的,霸凌者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受害者也可能转向成为霸凌者,双方不一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与此同时,曾有研究报告显示:人们上网的频密度,与成为霸凌者或受害者有直接的关系。

“校园网络霸凌并不是因为他们是青少年而容易发生,而是我们正处于网络笼罩的时代,导致网络霸凌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最近在网络脸书上有篇文章《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册》,其中有部分内容把现下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形容得非常贴切:他们不知道没有网络之前的世界长什么样子,对i世代而言,网络是真实般的世界,而手机则是他们的:朋友群+宠物+百科全书+游戏机+收音机+电视机+购物商店。

因此,出生于科技与网络普及化年代的青年,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校园网络霸凌。

他们为何霸凌?

“年轻的霸凌者之所以在网上做出霸凌的举动,主要是为了获得关注,再者是有可能他们不知道或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出霸凌的行为。”

青少年在寻找“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往往被网络笼罩着,仿佛社交网站的朋友人数(或跟随者人数)、所发贴文与照片的点赞和留言等等,都能决定他的人气和被关注度。

“他们大多想得到同侪的关注、角色和地位而积极‘表演’,而‘表演’的方式就建立在网络上。”而霸凌者所获得的认可度,往往来源于网上给他按赞、留言、分享的人。

青春期特别追求认同感

“又不是我先开始的,我只是Like/Share/Comment而已!”

迈入青春期,青少年会特别追求认同感,为此,他们往往会跟随同侪的步伐或举动,即一般所说的“从众心理”。

“假设身边同学都在为某个恶搞视频点赞、分享或留言,青少年往往会为了得到同侪的关注和认可,间接让自己介入成为网络霸凌的追随者,而忘了思考,我到底该不该分享这则视频。”

受“从众心态”影响,青少年往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且理性的思考,盲目跟随网络社交平台中的舆论起舞,无形中助长了霸凌者的“霸凌动力”。再者,也有不少青少年因担心若不一同点赞分享或“参与霸凌”,会遭到同侪的唾弃。因此,霸凌的参与和影响犹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侯雯荔补充,很多青少年都对自己的网上分享和留言举动不以为意,但其实并不只是青少年,成人也是如此缺乏。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只是一个看热闹的人(Bystander),殊不知他们的点赞(Like)、留言(Comment)和分享(Share)进一步促使网络霸凌事件的发生时,其实他们已变成事件中的跟随者,因为他们把事情宣传出去、把事情放大。”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