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6/2019
梁羽生的非武侠著作
作者: 小汤

二战结束后,最无辜和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存活下来的年轻人。几年的战争生活,让他们错过了上学的时光,战后为了生活糊口,也再次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多少人只能担任一些普通店员或无薪学徒,接受一天十多小时的工作时间。自觉的年轻人,该善用自己的时间,好好地努力,努力地自学。《自学成功的文学家》这本书就是在二战刚结束后所诞生,它或许是借此鼓舞一班默默自学的年轻人,鼓励年轻人不要放弃自学。作者推荐并介绍了几位世界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欧斯特洛夫斯基、鲁迅、杰克·伦敦、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他们是如何靠着自学奋斗,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

1949-1954年专栏结集

这本书是一次的机缘,在新加坡一家二手书摊寻得,由冯瑜宁和容颖所编著。实体书上完全没有提到,甚至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告诉我们这本书竟然是梁羽生在1949-1954年这5年间,在武侠小说之外的报纸专栏结集而成(后来不小心在网上发现一篇〈梁羽生以身作则推动文学〉报道才知道)。这,也许是作者的用心,他仿佛要我们意识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学习的地方,学习不始于学校,更加不止于学校。看书或许不需要知道作者,只要里面有一句话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发,就算是一本好书。

1949年,是一个新旧交接的年代,那时的读书人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旧社会读书不容易,尤其贫困的孩子,一方面为了生活,学校的门墙更像是高不可攀的宫殿,在一万人中都不可能有一位是大学生,但是他们却不曾放弃自学的机会。作者为了鼓励自学的人,挖掘了世界文学家宝贵的自学经验,他更像是提供一些方法,从讲述他们的自身经历,如何善用一点一滴的时间,自学而成。

一个靠着拾破烂过生活的9岁孩子,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以收集回来的油灯,在厨房一角偷偷读书。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本可以抓在手上的书,如获珍宝一般,专心钻研。在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坚持的自学,为了他那心目中永远难以摧毁人类生活的光明。另一个出生在没落士大夫家庭的人,走出旧社会,放弃医治人的肉体,改以文学救国,成为新文化的旗手。文学,这两字之所以沉重,是它承载了许许多多前人对于历史演进的期许,它充满了对人民的抚爱,对社会的关怀,对于国家的义无反顾。

现在阅读这本书,也许会让我们感觉到,那个或许已经错过了很久的年代。在享受那一页页纸香,千万不要以为上课是那么理所当然,书籍是那么随手可得,这是几代人用了毕生的生命心血,积累下来的小小成果。珍惜现有的资源,珍惜前人的智慧。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