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7/2019
梁靖芬/为什么大家都提起它?
作者: 梁靖芬

近日副刊编辑室收到一封读者来函,细心地提供了这样一个建议——

“我经常根据你们星期天《HAPPY SUNDAY》,参考观赏哪一部电影。6月9日,第20页,【光影扶疏】的〈万兽之王〉介绍了《Gordzilla》。可是6月16日,第22页,【茉莉影话】题目〈人类退下,让哥来!〉又重复介绍。

而且第23页,【非常港剧】介绍《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之前4月份看过陈伟智的文章了……

世界上,实在太多戏了,没必要浪费空间讨论同一部戏。”

收到意见或建议,表示这些内容与栏目仍有人阅读、有人在乎,我们当然感到欣慰,衷心感谢。这则意见让我们讨论了一会,然后决定除了回信,还可以在这里交流并解说我们的想法。没准别的读者也有类似的疑问呢。——

周刊影视、剧评版有不同的专栏作者,偶尔大家确实会提起同一部作品,【读家】阅读版也曾有人不约而同地讨论同一本书。这些栏目,“介绍作品”固然是目的,但我们更想做的,其实是提供赏析与议论一部作品的角度。在网络无比便利的今天,要搜索毫无立场、简便的基本资料并不难。但在纷杂的资讯之海中,篇幅有限的副刊要怎么跟几无疆界的网络平台竞争?是什么让一篇文章更有停驻的价值?我想,是“观点”。不同的人,着重点不同,视野不同,观点自然也有不同。例如陈伟智评述《我们与恶的距离》时着重点出深刻的戏剧对白,黄爱玲随后的篇章则在一片叫好声中提出对那部连续剧的反思,试图还以更公允的评价……

一部作品能引起多重议论,必然因为它经受得住,有能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与检视的条件。“不约而同”,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家都提起它?我总想起瞎子摸象的故事。正因为那是一头巨大的象,才承受得住不同方位的触摸与探索,从不同的人手上,逐步并凑出更具体的面貌。我们期许不同的专栏作者,有这种“各摸其象”的本事。换句话说,文章“求新鲜”只是目的之一,而且是最表层的目的,但副刊想呈现的,远远不仅于此。我们希望提供观点,让一部值得多元议论和关注的作品,展现出更丰富的形貌。

写到这里,我还想起每日审阅的【星云】投稿。若要分类,里头最大的文章主题是亲情。写父亲的、写母亲的、爷爷奶奶、手足情谊……万变不离其宗。若仅仅求新,求不重复,那我们大概就挑不出多少文章了。然而是什么导致一些一样在写亲情的文章脱颖而出?在千篇一律的叙述里,这些获选文章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它还能持续打动人?

又比如每日副刊专题,很多都因为议题的重要性以及未能解决,而需要不时跟进、检视、提醒,一提再提……

但话说回来,我们能承诺的,是尽可能提供更多元的解读视角。但具体作品视角够不够多元、丰富,就真的需要读者们来验证了。欢迎继续提供意见。谢谢你们。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