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7/2019
黄丹芳.聆听与陪伴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患有思觉失调的应思聪挟持精神科社工宋乔平时,不断地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事情反问:为什么是我?但宋乔平温柔的一句:可能因为你比较勇敢,而结束了一场惊险的局面。

因为一份同理心,因为一股安全感,让原本困在死胡同里转牛角尖的病人突然被理解而解放。这就是被理解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相信你我的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在面对挫折时也爱问:为什么是我?当时的你,给对方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是耐心的倾听对方,还是一句:你醒醒吧,把对方拒绝于心墙外?

我在脸书上追随的心理辅导师po过这样的一段话:“有安全感的人就是:在别人倾诉时,不打断,不否定,不批评,不说教,不分析。你只需要静静的,感受对方的感受,偶尔点点头。点头不代表你肯定对方的想法,只是说明你和他共在,认真地在听。”

“这个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会开始自说自话,然后自我总结。因为很多时候,他需要的只是倾诉,而不是给他意见或教他怎么做。”

然而,我们都被生活折腾得失去了耐心,我们不但没有用心地给予身边开始发出求助讯号的朋友多一点时间,听他们把故事慢慢说完,甚至连最简单的问候也都省略掉。反观每次当志工接触精神病康复者时,他们总是不吝啬的一句:“你好”、“谢谢你”,让人暖心。

原来简单的聆听和陪伴,才是对一个无助的人最佳的方法,但却也是最难做到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