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9/07/2019
星观点.别动辄兴师问罪
作者: 星观点

女学生叫老师“阿倌”被鞭打事件刚落幕,又有家长投诉老师在课堂上鞭打学生,闹上教育部,甚至到警局报案。接二连三发生类似事件,显示这并非孤立的问题,而是日趋严重的现象,社会须对此进行反思,展开剖析,以寻求有效方案,良好解决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上述两宗学生遭鞭打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学校走入社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闻热点。学生被鞭打之后,家长到学校兴师问罪,双方并未达致和解,冲突升级,闹到警局,跃上媒体,形成公审局面。这对家长、学生、教师、校方,甚至教育发展而言,皆无裨益。

家长到学校兴师问罪,到警局报案,事件闹大,并无法妥当解决问题。越来越多家长动辄到学校质问教师,将打击教师的教学热诚,导致一些教师日后不敢管教学生,丢失教育的真正意义。

教师是人,也会犯错,家长当然有权利指正教师的失误,为孩子讨个说法,不过一切应该通过适当的管道进行。在网上直播“兴师问罪”的画面,显然不是好办法。家长必须明白,教师的责职是教育学生,他们也想做好这份工作,若当中出现问题,双方应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随着鞭打学生风波接二连三成为社会焦点,教师也该有所醒觉,必须放下藤条,调整教育方式。几十年前,教师体罚学生几乎是常态,惟今时代变迁,爱的教育崛起,体罚渐受禁止,教师必须适应新变化。根据教育部的指南,一般老师无权体罚学生,仅校长或获授权教师可鞭打学生。若学生过于顽劣,难以应付,教师须交由校长处理,而非私下动手。

更重要的是,当发生鞭打学生事件,家长到校质问时,校方必须扮演好调解的角色,以公正的态度处理纠纷,维护教师尊严之余,也要保障学生的权益。

教育从来就非易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秉赋,个性各异,学校与教师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面临挑战。于此巨大挑战面前,校方、教师与家长应站在同一阵线,齐心协力,以教好学生为目标。互相责难、缺乏谅解,只会导致教育工作更加艰难。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