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8/2019
牛忠/最后一幅画
作者: 牛忠

齐白石的神来之笔杰作《风中牡丹》(右)和《葫芦》(左)。

读到一篇世界名画家最后一幅画的文,提及几位我喜欢的画家最后一幅画。比如Francis Bacon的《牛》、Frida Kahlo的《西瓜》和Mark Rothko的《红》。

当然少不了Van Gogh的《Wheatfield with Crows》。无数美术界学者为这幅画解读了无数次,我这槛外人插上一把嘴也说不出新鲜事。现在更多人认为Van Gogh的最后一幅画不是《Wheatfield with Crows》而是《3 Roots》。我倒觉得《3 Roots》比较像是他的最后一幅画。《3 Roots》和他的其他作品有很大差别,像是一个局部多过一幅完整的作品。有点迫不及待的笔触,来不及去构思,带点抽象的意味,捉紧时间去画,更像就要离开这世界的心境。

其实我想聊的是齐白石的最后一幅画。像Van Gogh一样,齐白石的最后一幅画也有争议,不同人有不同的意见。齐白石的家属说是《凤中牡丹》,有人认为是张仃收藏的葫芦。看这两幅画,觉得哪一幅才是最后一幅画都不重要,因为都是齐白石艺术冲出云霄,一生中最好的两幅画,一生最美丽最完美谢幕。

槛外人非常主观想说说对这两幅画的解读和感受。

先说《风中牡丹》吧。第一眼看是画一枝绿叶红牡丹。当全神贯注钉着看时,视觉开始有点变化,渐渐感觉那朵在风中摇动的红牡丹是一朵朵牡丹花重叠而形成的。用黑墨点的花蕾分散位置隐隐约约告诉我不是吃了迷魂药的幻觉。这枝牡丹花的绿叶更是片片数不尽的叶子堆成一束,渐渐地我感受齐白石潜意识里把一园子的牡丹花合体在一朵牡丹花里了,神呀!

那幅葫芦又怎么回事呢?画了两粒葫芦,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叶子却画成了一粒粒葫芦的投影形状。最惊叹的是把葫芦藤的线条拉成一粒粒抽象的葫芦,把一架棚的葫芦抽象的画入画里。

老人家一生画过数不尽的葫芦和牡丹花,画到最后的日子,不知不觉潜意识把一生艺术浓缩简化,把它们都集合在这两幅画里了。

《风中牡丹》和《葫芦》是齐白石的神来之笔的心灵杰作也。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