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10/2019
透过叙事与过去和解
作者: 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何正圣

2845CFL2019-10-1615711883199105875216.jpg

刚过去的自由电影节(9月21日至28日),有些不同,有些依旧。播放探讨种族的纪录片《还有一些树》和回顾513事件的《沉默的50年》时,政治部警员到场观察;不同的是,大马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17年来第一次出席自由电影节放映会,全程看完《还》,聆听映后讨论。

《还》以原住民出发,也谈及513暴乱,叩问马来西亚人种族思维的始末;《沉》则是513暴乱的受害者家属告白。导演廖克发与覃心皓在“透过叙事与过去和解”座谈会,分享了他们的拍片想法。

2845CFL2019-10-1615711883198325875215.jpg

■《沉默的50年》导演/覃心皓

忠实历史的记录和守望者

“可不可以有个纪念碑或纪念仪式?”覃心皓提出母亲的想法。母亲是513暴乱的受害者家属,一夕间失去5名亲人。50年来家属被困在记忆里,痛苦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连我都忘了,还有谁记得他们?”

1969年513暴乱像是鬼魅,萦绕在马来西亚社会挥之不去。然而,伤痛不会就此随时间愈合,我们可以如何面对过去?2017年覃心皓拿起摄像机,从自己家人开始谈起,以主视角探问母亲、阿姨、舅舅的513记忆。镜头虽然晃动,却也让人更贴近感受到失去亲人的切身之痛。

50年来513暴乱被视为敏感课题,覃心皓也深知在马来西亚讨论这个议题很难,一部纪录片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带来改变,社会就和解(Reconcile)了。但现阶段是否能先让事件不再敏感?她把纪录片视为开始,在自由电影节这个相对安全的空间放映后,希望能慢慢扩展到学校、民众会堂放映,开阔更多对话空间。

513暴乱是国家历史上重要事件,覃心皓认为现阶段需要由学者或人权社运分子组成独立委员会,更有系统地收集口述历史和资料。她分享,陪妈妈去国民登记局查询时发现,系统显示舅舅还“活着”。当官员进一步查询纸本记录才找到死亡证明书。

“所以说(办公室)里面还有这些记录,能还原513暴乱的死者,就只是欠缺意愿。”覃心皓相信,只要肯做就能还原513暴乱的死亡记录,否则死者只能维持没有名字和样貌,消失在马来西亚历史中。

谈及513暴乱如何进行“真相与和解”(Truth and Reconciliation),国外的例子多数是涉及人士不再当权。“我不觉得马来西亚的情况类似,种族关系依旧敏感,但困难并不代表不可能。”

曾有受访者告诉她,“年轻一代不知道513,有好有坏。不好是不知道历史,好是他们不会恐惧,政治人物不能一再恐吓他们。”覃心皓正希望年轻一代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可以从相关纪录片或文学作品中获得启发,不带偏见去了解过去发生的事。

2845CFL2019-10-1615711883199105875217.jpg

■《还有一些树》导演/廖克发

正义缺席,谁来拯救?

《还有一些树》从原住民奴役史出发,谈及旧时原住民如何被马来人猎捕变卖,再进一步带出英殖民如何利用种族政治合理化殖民,以致种族思维根深马来西亚。

若只拍摄原住民,廖克发大可聚焦在财团伐木采矿导致原住民权益受损即可。“但这没有问到根源:为什么只因种族不同,我们可以如此对待他人?”

因此,廖克发把513暴乱纳入片中。他认为,只要仍把513暴乱标签成种族问题,那我们依然受困于种族思维。“513之外没有其他种族冲突了吗?”我国历史上很多暴乱发生在不同族群之间,就算在华人群体也有广东与福建之争。那么,我们应该反问:为什么只有513暴乱一直被强调?

拍摄过程,廖克发被原住民问道:“为什么从以前到现在,马来人都那么讨厌原住民,视作不同?我们(原住民)那么被马来人歧视、看轻,是怎么开始的?”这个问题敲醒了他,“种族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怎么开始的?我们怎么可以按照种族肤色来有阶级之分?”

廖克发直言,华人常自认是马来人至上的受害者,却也从没回过头看看原住民,想起他们也是马来西亚人,“我们也可能是种族主义者。”

至于513暴乱,廖克发希望事件不落于“某个种族杀某个种族”那么简单,反而应该看得更复杂。这除了需要更多受害者家属现身说法,也需要另一边的声音。“杀人的那一方,为什么他们要去杀人?”

廖克发访问过一位老先生,513当天他在戏院前卖水果,后来一群华人因家园被烧了,准备到戏院向马来人报仇,邀他一起加入。廖克发不禁要问:“他是种族主义者吗?他是杀人凶手吗?”

他认为,要达成真相与和解,不只是鼓励当事人站出来还原事件就完了,国家也应有法律去保护他们。他举南非设有独立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例——站出来的当事人会否被控上法庭,有一套准则。除此,德国也由上至下推行转型正义,有专业人士、资金和法律辅助进行。柏林围墙倒塌时,当地人第一时间是去包围秘密警察局,确保文件证据不会被烧毁。

面对这些国外例子,廖克发反问,我们的社会是否足够成熟去维护正义,还是我们会像那名小贩因为怯怕而跟着大多数去杀人?在那混乱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也会选择当凶手。看待513,廖克发希望我们能更设身处地去思考。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