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11/2019
颜书韵/原爆后的人生
作者: 颜书韵

时间会治愈历史的伤痛,但有些疤痕却是一辈子也无法消除的,好比长崎原爆幸存者身上伴随他们一生的瘢疤,是一种见证,也是一道血泪,是一枚勋章,更是一则警语。

1940年代,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军侵略世界各地,马来半岛、婆罗洲和许多其他东南亚国家都遭受日军袭击,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时期是很多祖辈挥之不去的梦魇。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加速了美方针对日本的投降要求。美国于1945年8月9日在长崎投掷了重达5000公斤、暱称为“胖子”的原子弹,在长崎市浦上河谷上空炸出相当于21000吨黄色炸药的威力,6天后日本签署停战协议,日本投降了。

从历史的角度,许多大众被教导长崎的原子弹是终结二战的象征——美国成功击溃日本帝国主义,换来和平——但对于日本人,尤其是长崎人而言,那又是何等惨痛的代价?在那团巨大的蕈状云底下,7万名平凡百姓在一瞬间丧失性命,超过20万人伤残病痛,因辐射污染在接下来几十年内陆续死亡,或是必须长期忍受原爆带来的永久性伤害。历史为这群经历原爆后活下来的幸存者取名为“被爆者”。

曾在日本求学生活的美国非虚构作家苏珊·索瑟德(Susan Southard)耗费超过10年时间,走访长崎5位被爆者,试图从他们的角度观看长崎原爆。当全世界都在欢呼原爆后的和平进程,这些被爆者的“后原爆人生”才刚要开始。

“如果拿尺来测量生命,一辈子是三十公分的话,我人生中有二十九点九公分在那一天毁了。”

重建“被爆者”的创伤

幸存者谷口先生受访时表示。透过跟随5位被爆者从原爆前、原爆时和原爆后的视点,作者用精确的文笔重建了灾难在他们身上加诸的种种创伤与苦痛,尤其是原爆后的岁月,当人们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当遭遇浩劫的城市再度繁荣昌盛,这群被爆者被掩盖在历史的阴影之下,持续承受着常人无法想像的身心折磨,却凭着坚强的信念活了下来。

《只》读起来沉重,但作者巨细靡遗的报导文学照着时间轴叙述,条理清晰,论点客观,从幸存者在原子弹落下前的身处地点、爆炸瞬间的详细回忆(高温的爆风如何融化皮肤)、爆炸后的地狱式情景(踩着焦黑的尸体逃出倒塌的工厂),到原爆后数十年的病院治疗、关于辐射线对人体伤害的医学研究发展、政府和市民如何重建家园、国际如何从不愿承认核武的非人道性,到群起反对核武制造。

虽然本书主体是以5位幸存者的观点和经验来建构,作者亦加入美日双方面对原爆的政治表态、国际团体对核武发展的顾虑和限制、医学界在辐射线病理治疗的突破、社运人士如何向政府极力争取被爆者的保险补偿等议题,展现出更宏观的报导格局,让读者不只明白核灾的可怕,同时也理解现实的各种折衷与坚持。

5位幸存者一路走来,从原本极力隐瞒被爆者的标签,尝试融入战后的日本社会生活,到后来勇敢站在人前,侃侃分享自身的当事人经验,为的就是让全世界看到核武对人类的残害,或是更直接地说,战争带来的残忍。就像幸存者吉田先生说过:“我学到怀抱怨恨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不再憎恨美国人,我只恨战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