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11/2019
张嘉敏/建筑的外部空间
作者: 张嘉敏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不一定要由墙壁等有形的、固定的框架来制定。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时时刻刻无意识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比如,在原野上铺上了野餐的毯子,那么这块毯子就成了一家团圆的场地;收起毯子之后,又恢复成原本的自然原野。毯子虽然不像墙壁,是个固定的框架,但是在原野上铺开的时候,它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与周遭原野不同的空间。而这片空间的极限或是框架,正是受这块毯子的面积所限制。毯子从外向内,建立了一个向心秩序,人们在范围内从事有意义的、特定的活动,因而被认为是“积极空间”。毯子以外的原野,则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因次也被称为“消极空间”。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这个空间也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建筑”。

既然是“没有屋顶的建筑”,那么在考虑内外部空间的设计的时候,有没有把内外部空间颠倒却维持功能的可能性呢?《外部空间设计》作者芦原义信就用了意大利街道作为例子来解答。印在书本封面的意大利街道地图,可以看到意大利建筑内外空间的近似性,即使如图一般黑白颠倒,也不会感觉到什么不妥。这是因为意大利的建筑以外的地区便是道路或广场,全都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积极外部空间,并没有荒废的空地,因此内外部空间具有高度相似的功能。把内外部空间逆转却不影响其功能的概念,被作者称为“逆空间(reverse space)”。

内外部空间的概念会变化

如何把外部空间“内部化”?作者提出了饭店的例子。假如你此刻在饭店的某一房间内,那么房间便是内部空间,而饭店的其他区域便是外部空间。假如你在饭店中肆意走动,那么饭店于你而言便是内部空间,而饭店以外的区域或街道则是外部空间,以此类推。由此而见,内外部空间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而是随着人们的活动或是建筑的扩建而产生变化的概念。那么,做设计工作的时候,如何清楚掌握内外部区域的意识呢?作者则说明,应当注重空间的层次。在外部空间的构成当中,某些空间有单一的、两个的或者是重合的功能性。因此,建立空间顺序的时候,应考虑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空间的领域:

外部的→ 半外部的 (或半内部的) → 内部的

公共的→ 半公共的 → 私用的

确认了各空间的领域再来进行设计,会让空间发挥更大的效用。作者就列举了一些设计实例,其中包括武藏野美术大学校园以及富士山贸易研究中心校园。书中用实景照片详细解释了这些建筑是如何从外部过渡到内部的空间秩序,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公共到私用的空间层次。

外部空间以微观来说,便是一座建筑的建筑空间;以宏观来看,外部空间的设计牵涉到了整座城市的面貌。内外部空间的秩序如何协调,空间的层次感如何建立……此书未必能提供答案,但能让大家对于自己所处在的空间有更多的认识以及思考。书中还有许多的概念与理论,如“加法与减法建筑”、“运动空间与停滞空间”等,碍于篇幅并未在此详细提及。虽然看似有些复杂难懂,但作者每每言简意赅地切入正题,并用了许多实例解释个别概念。我相信即使对建筑兴趣不大的人,也能兴致盎然地看完此书。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