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4/11/2019
江迅.“夜间书店”提升城市精神气质
作者: 江迅

北京西花市大街,新华书店花市书店,深夜第一次亮出“24小时书店”的招牌。10月1日零时,近70年历史的北京市新华书店,迎来首家24小时书店开张的时刻。这是北京第三家24小时书店,前两家是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书店。

这家新华书店24小时书店有1300平方米,书店整体没有重新装修,只是店内细微之处悄然变了样,更换成LED节能灯,增强了亮度,更换了50个书架,新制作200个图书分类标识,淘汰几千个滞销品种,图书品种拥有6万种,给读者提供一个百平方米休闲区域。夜间书店不是简单将营业时间延长,书店利用休闲空间,举办英语派对、新书沙龙、读书会、放映电影等。

“夜间书店”,“深夜书房”,“住在书店”……在中国内地,书店运营至午夜已不是新鲜事,几乎每座大中城市都有多家书店相继延长营业时间至深夜,甚至24小时,“为热爱阅读的人留盏灯”,举办“午夜文学”、“午夜视觉”、“午夜行走”等主题文化活动,随时可见:埋首书海的年轻人徜徉在阅读之中;抱着吉他的流浪歌手吟唱属于自己的歌;拖着行李的旅人信步徜徉……

这是“夜间经济”的一部分。“夜间经济”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当下时髦概念。许多城市相继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种种举措,这种势头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辐射。国家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2018年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达22万8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预测,2022年全国夜间经济规模将达42万亿元。六成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另据北京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夜间经济”对40岁以下的人吸引力较强,是以餐饮、购物、旅游、娱乐、学习、影视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消费经济。

“夜间经济”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一面镜子。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内涵,不是看它夜晚的娱乐消费多么前卫时尚,而更应该关注文化消费在夜生活中的分量。“夜间书店”让年轻人的“夜生活”多了一种选择,为读者营造一种具有人文关怀和诗意之美的阅读体验空间。“夜间书店”能促使人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提升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读者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在这种“夜间书店”氛围熏陶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阅读作为常态化生活方式。

书店,作为连结的符号和实体,是人和城市精神的延伸。文化空间是实体的媒介,更是精神的瞭望塔。提起书店,常会想起被誉为巴黎文化地标的莎士比亚书店。有书店的地方总有故事。近年很多与书店相关的图书都是畅销书,《查令十字街84号》、《小小巴黎书店》、《岛上书店》、《夜莺书店》……人们喜欢这些或纪实或虚构的书店故事,在于从中能读到真实灵魂,发现一种与浮躁生活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

中国的夜间书店要聚集人气。4个月前的7月6日,第三届亚洲书店论坛在西安高新区举办。此次论坛探讨书店与城市连结,关注书店的媒介延伸与未来形态,书与夜晚的结合,就是其中一大话题。“夜间书店”虽然尚是刚刚起步,不过,有些城市已经出现扎堆“深夜经营”的现象,当这股新鲜感渐渐远去,又有多少“深夜书店”尚能坚持多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