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12/2019
牛忠/陈年旧事
作者: 牛忠

在脸书读到陈伟光记今年是他写歌话30周年。生平第一篇歌话是写黑人歌手Tracy Chapman第一张同名专辑,刊登在《青梳小站》杂志。那一年,那一日的细节记得清清楚楚。还有图为证。

挑起自己年少写稿的一些记忆。一些好友已知道我写稿的缘起陈年旧事,“牛杂”读者如不介意,我在此说一遍。要是觉得这种私人无趣小事闷死你,请你就此打住,别看下去,我会明白的。

我中文基础不好,只读了华小6年就转去英校。英校有个专为华校转校生的课余活动,每星期六中午安排一个中文老师来教一个小时中文课,让我们多认识几个方块字。教课的是张子深老师,除了教一些诗词,也要求每个星期交上一篇500字的作文,加强我们的写作能力。中学是我看电影很疯狂的时期,每个星期就写篇看了电影的感受交差。老师应该也爱看电影,不少我写的电影他也看过。记得两篇他特别赞了一下:一篇是写Richard Burton和Elizabeth Taylor主演的《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一篇是Antonioni的《Blow-Up》。他鼓励我写这类作文,开始了我写影话的路。

有个同学是《学生周报》读者,每个星期在学校代理卖《学生周报》,我必买一份,因为喜欢读它的电影版 。

我那时替一份教会印刷的手抄期刊写影话,是双月刊。一次写好交稿迟了,来不及印刷,正打算丢入垃圾桶,一个朋友建议不如投稿给《学生周报》电影版 。当时没有笔名,起笔名刘忠。朋友惊呼不可以!原来当年好像有个本地歌手也名叫刘忠。撞名呀!头脑一转就把刘改成牛,变成牛忠,哈哈!

没想到《学生周报》的电影版编辑周唤竟然用了那篇稿,写的是李行的《秋决》。哪一年,哪一期就不记得了。从此以后成了《学生周报》电影版的一分子,和迈克、雅蒙、公羽介、家毅成了朋友至今。

从英国回马后,开始接触水墨画,一见钟情,相逢恨晚的感觉,就把心投进去。偶然一个机缘,《中国报》早慧给我一个机会写“牛听琴”专栏,主要是谈画,尤其新欢水墨画,由以前给电影写情书,转写成与画共舞,一写就好几年。

停写“牛听琴”已过20年,一天在朋友画廊巧遇星洲副刊主任黄俊麟,闲聊后他问要不要在【快乐星期天】大牌档写专栏,题材不限,写什么都可以。多年没提笔,本能又不是爬格子动物,真没信心重出江湖。拖了一段时间,才自我建议两周一篇,试一试。虽然什么都可写,可惜知识学术有限,没能力写鸡杂、猪杂,只能写牛杂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