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2/2019
二街漫忆/王晋恒(双溪大年)
作者: 王晋恒(双溪大年)

对于故乡的回忆,我想都藏在这座小镇的巷弄衢陌,大街小路之中,只待我漫步而过,即可将之缓缓开展和细品。双溪大年有条街,镇民都管它叫“二街”。这条街上一间间古朴的战前老屋就像工整的方块字,连缀在一起就可写成隽永的句子;句子相连,就拼成了一篇描写这座小镇历史的文章。

屠妖节假期,我回到这片土地。走过紧掩的卷帘门,二街一片冷清。漫步其中,时间缓慢,宁静且祥和,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来到街口的华强餐室,点了一盘云吞面和一碗乌茶(此店以此为卖点之一),我和妹妹就径自走向对面的一条小巷子。这条小巷从二街的大路岔出来,只用五十余步即可走完,富有浓郁的市井气息。漫步其间,我们可以听见零碎的人语和厨具碰撞的声响。晨风习习,一天本该在这种平和的气氛中开始。

小时候最爱的报纸摊仍然营业,只是它的竞争对手已经不知所终,现在仅剩一家。摊上罗列各种书报。《风采》是妈妈最爱的时尚杂志,小时候的我总爱翻阅其中的社会版,许多社会耸动的新闻都被他们处理得挺精彩的。《小星星》和《星星》这两份小学生读物风格没太大的变动,使我想起小学的郑老师每个清早一班挨着一班推销这两份报纸时的慈眉善目。老板默不作声,任由我和妹妹逐一从这些铅字中寻觅自己的往日时光。这个小摊子,好似有股魔力,可以擒住时光的尾巴。

这条巷子经过爸爸不完全统计,共有一摊报纸摊,两摊卖经济饭的,一摊远近驰名的粿汁摊和一位老人卖猪肉的摩哆摊位。这些小贩原本都在二街的大马路旁做生意,直到年前才被市政局赶来这条小巷,以舒缓二街拥堵的交通。

3年前的灯笼节,当地华团为提升二街和“好食街”的艺术气息,开放二街供各地艺术家前来彩绘壁画,希望趁着当时的“壁画热”提高二街的知名度。只是,经过这些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原本活力十足的壁画已经黯然失色,与粗朴的老屋上的漆一起斑驳剥落。由于欠缺修缮与维持,自然就无法吸引游客。今天,街上也只有一班穿着靓丽的少女于此鬼马地和壁画上的卡通互动合影。二街的古色古香和这些少女的青春无敌,彼此相映也彼此抵触。维持这两个世代之间的交流的,就是这些无声的壁画。

保留了一种历史感

二街有家已经传承了三代的老字号——国记点心楼。这家点心楼在每个清晨5时,天际还未泛起鱼肚白时,就开始营业。此时,万籁俱寂,只有老人家因为生理状态和习惯使然,才会摸黑前来呷茶。座上坐满银发族,一个早晨的政论,闲话,育儿经,八卦传言就这样随着蒸笼升起的氤氲,消失在晴空中。爸爸感叹,许多曾在这里呷茶的老人,都已经“卖咸鸭蛋”去了。无论如何,这家点心楼的生意还是如日中天。许多学生就喜欢趁着7点半的校门还没关上之前,驾车前来吃点心。怕只怕他们享受的不是点心的美味,而是刚得到驾照时,随心所欲到处吃喝的自由。我们谈的继承,除了沉重的文化或生意,或许,也包括了些一代传一代的味蕾偏好。

因为写作的缘故,我重新认识了这条街。借问老人家这条街曾发生什么奇闻异事,大家都耸耸肩称道这里一直都很安宁,除了时有所闻的金店抢劫案。这也是预料中的答案。爸爸身为治安队队长,对讲机不时传来有关这条街被打抢的求救信息。讽刺的是,警局就在一条街之后的大马路。也许我们不该怪罪警方的办事能力,而是该感慨现在的匪徒实在太狡猾,神出鬼没,不消片刻即可把金饰洗劫一空。因此,如果你有幸前来,或许你会见识到这里金店保安的森严。展示柜一般都安装上钢条铁条,柜台和客人之间隔着一层十分厚的防弹玻璃。

曾读过王小波批判美国城市多为乱糟糟的建筑,反观英国牛津的市容却保持得很好。其中原因是居住于牛津的人家只拥有房子内部的修理权,外观一概不可以更改。老旧建筑,保留了一种历史感。信步其间,镇民可以隐约感觉到自己活在历史之中,同时推进历史。双溪大年的发展缓慢,所以目前仍未有古迹对发展让步的憾事。只是,没人能够保证,有天小镇的发展脚步加快以后,二街会否被庞大的高楼大廈挤成一条破陋的后巷,这里的老屋都变成阻碍发展的“钉子户”?

此际,天空酝酿一场骤雨。我和妹妹快步走回餐室。我多么想把这条街钜细靡遗地珍藏在这篇文章中。然而因为时代久远,我想像的触角始终延伸不到昔日这条老街的繁华。雨,沛然而下,打在锌板搭成的天花板,发出和谐的白噪音。我想到二街的色彩再度被岁月侵蚀,不禁感到些许不舍。收拢视线,环顾餐室,但见食客边等食物边阅读报纸;室内叽叽喳喳着悦耳的潮州话;老板以狮子吼通知下一杯该泡的茶水;小贩认认真真地讨着生活……我想,一座小镇的密码,除了嵌在老旧建筑,或许也藏在镇民的日常当中吧。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