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9/01/2014
给孩童“电子保姆”,是福或是祸?
作者: admin

现今科技发达,生活周边充斥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电视、游戏机……科技带来知识,但也可能引发各种健康与心理问题。

一厢担心孩子沉迷电玩,另一厢又怕孩子跟不上时代,电子产品一直是家长们又爱又恨的“电子保姆”。父母究竟该不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如果使用电子产品是无可避免的趋势,究竟该如何善用这些科技,让它在孩子身上发挥好的力量?

孩子身心灵VS电子产品

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出都机不离手,只要一拿掉孩子的“电子玩伴”,他就会闹情绪?

儿童过早接触及过度使用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可能会造成人格和心理严重的长期伤害。今年传出英国孩童沉迷iPad产品者人数暴增,有者甚至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其中年龄最小者只有4岁。

这些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长时间玩游戏,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一旦父母取走电子产品,他们就会显得烦燥不安、情绪失控。束手无策的父母只好带他们去看精神科医生,接受心理治疗,马来西亚蒲种小紫牛教育中心的负责人、十余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潘秀秀透露,近几年来我国也出现许多在学习上有轻微障碍的学生,这些孩子可能在学前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以致入学后无法专心上课与学习。

“荧幕的变动快速,孩子习惯了不停转变的画面,影音声色俱全,因此注意力很难凝聚在书本的文字上。”潘秀秀指出,她的学习中心至少有10%的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加上不同孩子有不同学习方式,有些是听觉型、视觉型,有些是触觉型、动作性,为了让这些孩子跟得上学习,教育中心只好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使用互动式电子白板(Interactive Board)、投影机,以及玩游戏的方式来学习。

不过,除了电脑辞典,潘秀秀的教育中心完全禁止学生带电子产品。“据我所知,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只好允许孩子在家中看电视、玩电玩。来到这里,我们希望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互动活动,学习群体生活,而不是继续玩电子产品。”

幼童不宜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只要善于使用,电子产品除了娱乐功能,也可以是充满教育性的工具,在于使用者如何运用。

不过潘秀秀认为,孩子一般不会自动把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当成学习工具,除非父母从一开始灌输他通过电子产品学习的概念,以及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

“我个人认为,4岁以下的幼童,眼球未发育完善,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

另外,父母最好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以前,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尤其陪伴孩子阅读绘本。“按照我的观察,太早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他们进不到书的世界。家长经常忽略幼儿的学习阶段,到了学龄才发现孩子有学习障碍的问题。”

她说,父母不要为了一时之便,丢一个平板电脑给孩子,以为他能够自行学习。孩子一旦沉迷于电子产品就难以自拔,对学习的影响是长远的。“再怎么忙还是要陪伴孩子,带他们走入大自然。与其买平板电脑,倒不如让孩子接触更多书籍,培养阅读的兴趣。”

别让电子产品充当“保姆”

儿童学习障碍及行为认知心理治疗师李莉莉说,电子产品对学龄前小孩的身心灵确实带来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就健康来说,电子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的屏幕,对视觉本身就是一大伤害,更别说暴力电玩游戏对心智发展的影响。

在她辅导的学障孩子当中,一名有过动倾向的7岁小孩,1、2岁的时候便开始接触电子产品。

他能在不学自通之下掌握各种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还会自行下载各种各样的游戏方程式。父母看不出孩子有任何学障问题,还以为孩子特别聪明,结果上学后出现过动症状。

她说,在心理学上,其实是小孩子的视觉专注力(Vision Attention)受了影响:他无法专注地看每一个字,因为课本上的字不会动也不会亮。看一阵子文字就开始擦眼睛,不然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尤其有颜色、会动的东西,比如窗外的风景。接着,他开始拿文具来玩,画画、喝水或聊天,开始离开座位走动,或谎称要上厕所等。这些都是小孩子无法专注的症状。

电子产品是一件物品,好与不好则看人们如何应用。出外用餐,原本是一家人用来沟通交流的美好时刻,一个个却成了低头一族,大人小孩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玩面子书、游戏;周末本来是一个出外郊游的日子,家长却将小孩子关在家里,电子产品充当“保姆”,任由孩子玩一整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产品的功能等于被滥用了。

“5E”——电子产品的品格教育

01)榜样(Example)

父母只让孩子上网看教育性的内容,或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自己却无时无刻上面子书、玩游戏,孩子不懂分辨对错,不可能不受影响。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比如在固定时间、场合,如用餐、驾驶时不谈电话,出外不碰平板电脑。

02)情感(Emotion)

产品没有生命力,但人类通过情感可以使它人性化。

过去,母亲拿着一本书给孩子读故事,如今书籍变成平板电脑,也一样可以共度亲子美好时光。

既然电子产品是无可避免的趋势,在电子产品侵入孩子的世界之前,父母要及早培养彼此之间的情感。比如,让孩子从小就习惯听父母说故事,通过绘本培养阅读习惯,日后即使换成平板电脑,他也习惯与父母一起分享。否则的话,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之后,发现电子世界太精彩,就不想别人干扰他的快乐。这时候,即使父母愿意抽空一起看,孩子也不愿意了。

“给电子产品注入温情,孩子长大后,看到平板电脑也会回想起那一段温馨时光。电子产品予他而言,不再只是冰冷的科技。”李莉莉说。

03)解释(Explanation)

父母一开始就向孩子介绍电子产品的功能,和他们一起探索、发现,当中包括一些不良网站。父母通过解释来灌输正确的观念,让他们学会分辨是非对错。一味禁止孩子触碰,只会让他们更加疑惑和好奇。

“与其装置一流的防护色情软件,不如教导孩子由心出发,隔绝色情。孩子的心和能力,才是最好的防护软件!”

李莉莉认为,父母指导孩子正确应用科技,总比处处预防孩子碰触科技来的好。

04)经验(Experience)

孩子沉迷电玩,是因为他们接触的美好感受都是电玩,没有体验电子产品另一番的美好。

父母要让孩子感受科技产品其他功能,比如发挥科技产品的世界性功能,让孩子和世界接轨。通过网站、图片或结交外国朋友,让他认识外面的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活、文化和食物,打开孩子的世界观。再来,父母带孩子出国旅行,和当地人交流,对孩子更有推动力。他会发现,原来电子世界不只是虚拟的电玩,外面的真实世界更加好玩!

05)环境(Environment)

当我们一再强调父母树立榜样、解释、体验,可是如果周遭的环境却像网咖(Cyber Cafe)一样,其他孩子不受约束地玩电玩,也是功亏一篑。

在孩子的品格未建立之前,环境非常重要;孩子有了健全的品格,即使丢进了大染缸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父母之间可以建立一个环境,让小朋友们用电子产品做美好的事,让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分享。

“父母把孩子送去国外,总是担心他们交到坏朋友。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时候,父母能够训练到他分辨是非,不易被别人影响,甚至可以改变别人的能力,那就不必害怕了。”

李莉莉说,那些主动教其他同学的孩子,其实拥有非常好的心理品质,父母应该多加鼓励,而不是对孩子说“做好你自己的东西就好,不要去管别人”诸如此类的话。

文:邓雁霞
图:其志勇
编辑:谭英伦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