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04/2016
岛上的原住民——达雅族
作者: admin

婆罗洲是南洋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743,330平方公里。它是世界第三大岛屿,仅次于格陵兰岛(Greenland)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岛(Papua New Guinea)。几世纪以来,因地广人稀的原因,外人对婆罗洲的认识往往莫过于“鳄鱼、猎人头族及人猿”。在政治版图上,婆罗洲分别是印尼(加里曼丹);马来西亚(沙巴和砂拉越)及汶莱的领土。

在这座岛屿上,除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有数量不少的原住民——达雅(Dayak/Dyak),约200~400万人左右。他们多遍布在婆罗洲内陆高山与河流一带。他们说的达雅语言,属于南岛语系。达雅并非单一民族,而是一群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共同点,却属于不同语系、文化、习俗,部落的不同民族组成的一个综合族群的通称。

他们与后来迁移入到婆罗洲的马来(Melayu)、提东(Tidong)、古傣(Kutai)、柏劳(Berau)和班扎(Banjar),被认为是婆罗洲岛屿的原住民。

关于达雅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是两大说法。

一,达雅族相信他们的起源来自婆罗洲岛,他们是这座岛屿上的原先居民。

二,婆罗洲岛与亚洲大陆本是连成一体时,蒙古人种迁入婆罗洲土地后,成为岛上的原先居民。部份原住民相信他们从中国迁移至婆罗洲岛。乌鲁族下的加央族与肯雅族老一辈人代代相传,他们的祖先来自一个“TiongKok”的地方。“TiongKok”,在福建语中,就是中国。这个说法解释了这些原住民的样貌和体型上拥有蒙古人种的特征,与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拥有某个程度的共同点。这也包括了必达友祭拜龙神和有关龙的民间传说。

大众普遍认知的砂拉越原住民,除了被称为海达雅的伊班(Iban)、陆达雅的比达友(Bidayuh),还有乌鲁(Orang Ulu)、马来诺(Melanau)、本南(Penan)。

这些原住民族群,因分布在不同江河流域和语言差异,再细分成不同的族系。

根据《砂拉越诠释法》与《马来西亚宪法》对砂拉越的原住民/土著的定义,砂拉越原住民被分为乌吉丹(B u k i t a n s)、比沙雅(B i s a y a s)、杜顺(D u s u n s)、海达雅(Sea Dayaks)、陆达雅(LandDayaks)、卡达央(Kadayans)、加拉毕(Kelabits)、加央(Kayan)、肯雅(Kenyah)-包括瑟柏(Sebob)、瑟宾(Seping);卡章(Kajang)——包括瑟卡班(S e k a p a n)、格查曼(Kejaman)、拉汉南(Lahanan)、普南(Punan)、丹戎(Tanjong)、加拿逸(Kanowit);鲁格(Lugat)、利宋(Lisums)、马来(Malays)、马来诺(Melanos)、摩禄(Muruts)、本南(Penans)、西汉(Si‘ans/Sihans)、达卡(Tagals)、达本(Tabuns)和乌吉(Ukits)。

目前,官方所承认的砂拉越原住民共20个民族。

我后来透过一些交流和采访,也从网络、州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史料中取得相关资料后,稍做了整理。数一数,至少有四十几个族群。包括了高原原住民伦巴旺(Lun Bawangs)、受马来穆斯林同化的美烈族(Miriek)等。

人口少于300人的希汉(Si’ans/Sihans),主要分布在布拉甲一带。分布在姆鲁一带的德林(Tring),人口约700人。目前只有2间长屋12户人家仍保留纯血统的达道(Tataus),主要分布在万年烟一带。

这些被大众所忽略掉的少数族群,它们因落居在内陆高山丛林内、人口甚少、异族通婚而同化,或是不被正视而可能走向灭族的危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