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08/2018
市井景观:菜市场
作者: yslee

巴刹是一个拥有很多故事和充满人情味的场域,也是每个初尝烹饪之乐的人必去的试炼场。这个场所也考验着煮夫或家庭主妇是否熟悉食材,不断累积采购经验,学会挑选当天最新鲜的鱼肉蔬菜。在一个社区里,巴刹也是最接地气的地方,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观。

虽然巴刹具有在地文化食材的优势,但是面临霸级市场和超级市场入驻,迅速改变了民众采购食材的习惯,对巴刹的传统经营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人流量逐渐减少,年迈的摊贩找不到接班人,最后结业留下空荡荡的摊位。近年,新生代更倾向网购食材,足不出门就获得所需物品。眼看巴刹的时代印记逐渐淡化,究竟要如何才能让巴刹重现生机?

凌晨2时,夜幕依旧静谧,很多人仍在床上裹着被单睡意正浓,巴刹却最早“起身”,静悄悄的活络起来。陆续有摩哆、汽车和罗里抵达,大家井然有序的停放在卸货处。部份摊位的长形灯管已经亮起,穿着黄色或黑色胶鞋的员工用手推车从罗里卸货,把一箱又一箱的鲜活海产运送到所属摊位。外籍劳工蹲在地上整理送抵的蔬果,手上小刀迅速修饰蔬菜容貌,再置入塑料篮里。不远处,一篮篮的活鸡不断拍翅尖叫,然后载到巴刹一隅,等待被宰杀的命运。

我国巴刹最大特色是容纳3大种族,各有专区销售所需产品。为了尊重友族,猪肉贩也会自动与巫裔同行隔开。早上五六时,耳边传来小贩的吆喝声,人潮不断涌进狭隘的走道。鱼贩在砧板上手起刀落,迅速破开鱼肚掏出内脏,再装进塑料袋递给顾客。菜贩正挑选新鲜的蔬菜给早到的阿姨婆婆。

讨价还价是必备功夫,有时开口未必是要杀价,反而驾驭好自己的语气,还能向摊贩问到煮法或选材诀窍。若遇到老板心情大好,还会送一两粒番茄或老姜。与其说巴刹是一个消费的地方,不如说更像是社区聚会地点,相互交流资讯的地方。

上个月,我跟随UCSI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室内建筑系讲师符策刚,以及几位学生一起考察3间著名的巴刹。以他们的建筑美学视角,重新发掘巴刹之美。

半 山 芭 巴 刹 拱 顶 设 计 自 然 采 光

半山芭社区拥有百年历史,未经翻新的老建筑依旧伫立在街道上,当地居民生活节奏缓慢,过着悠哉的生活。半山芭巴刹与佑路(Jalan Yew)高架天桥相毗邻,不过,提及巴刹时很多人会立即想到美食,毕竟半山芭社区是味觉的天堂。若有机会站在高处俯瞰,半山芭巴刹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上有湛蓝的天空,下有五彩的太阳伞。

这些太阳伞底下就是一档又一档的街头摊贩。

成立于1956年的室内巴刹(Pasar Pudu),里头一点也不凉快,档口也很少。相反地,巴刹周围的3条路段却形成大型露天巴刹,人潮一直流动,显得生机勃勃。然而随着摊贩减少,如今的摊位数量早已削减至一半。

这是一个非常“鲜活”的巴刹情景,档口之间没有明显划分,随手可买到杂货、海鲜、食物或肉类,只要走一圈就能采购想要的食材,无需为了买一只鸡,得挤出人潮走到另一个路口。

逛巴刹不光是为了购物,有时东张西望加上一点好奇心,倒是能发掘有趣的事物。这座62年历史的室内巴刹,拥有现代主义的建筑特色,比起一般框架结构的设计,采用半圆拱顶兼天花板的设计,非常大胆、美观兼实用。符策刚补充,建立于1955年的秋杰老巴刹也同样采用半圆拱顶设计,可惜的是这座古老巴刹已拆除。

他举手指着天花板称,这是一个介于工程学与建筑学的杰作,是一个大跨度无托梁的混凝土拱顶结构。除了让整座建筑呈现弧线之美,也为内部提供了宽大的空间。

“想必当时设计师是回应早期户外摆摊贩卖的作业方式,以及人们逛街头菜市的消费行为。”

此外,拱顶上端有许多圆孔设计,让自然光线穿透照亮整个室内。他说,这是以人为本及永续的设计。值得一提的,室内巴刹门外还有圆形浮雕,刻上了螃蟹、公鸡、蔬果等图案。浮雕设计较多在浓厚艺术色彩的建筑物上,然而出现在最市井的巴刹则难得一见。

走在太阳伞底下,驻守在摊位的外籍劳工不断用广东话、国语推销眼前的肉类和海产。(图:星洲日报)
门上的圆形浮雕设计格外注目,仿佛为这座巴刹添上了艺术色彩。(图:星洲日报)

八 打 灵 再 也 奥 特 曼 路 大 巴 刹 新 旧 并 存 早 晚 人 潮 不 绝

八打灵再也奥特曼路大巴刹(Pasar Besar Jalan Othman)是一座经市议会规划的巴刹,由两栋新旧建筑组成。巴刹分为干巴刹与湿巴刹两个区块,前者摆卖各种干粮杂货,后者则以海鲜肉类为主,自然少不了扑鼻的腥味,还有湿漉漉的地面。

旧建筑底层清楚划分清真与非清真区域,想要购买的海鲜、肉类、蔬菜摊位都分布在此,一目了然。

走上一层楼就是干巴刹,日常所需的鸡蛋、杂货、药材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银发小贩就端坐在档口或翻阅报纸等顾客上门。至于新的建筑底层则是小贩中心,食客之多自然不在话下。

符策刚指出,市议会的摊位设计有统一标准,不会预留多余空间供小贩摆放冰箱贮藏货物。因而大家都有默契和共识,在不阻碍走道的情况下,各自寻找合适的空间置放冰箱。另外,这座巴刹没有电梯,仅靠一个斜坡道运送货物。

走上斜坡道是另一道风景,整层建筑结合了很多服务行业,包括裁缝、理发、按摩、中医看诊、修理运动器材、打铁店,甚至有考取驾驶执照服务。原以为奥特曼路大巴刹只有半天的热闹,但由于整座建筑有不同性质的行业,营业时间皆不同,因此至傍晚时分,巴刹一直保有人气和经济活动。

下午时段则是不同的面貌,部份店铺打烊后,一些银发老人会齐聚一起,拖出几张桌椅沏茶下棋,打发时间。许多摊贩也得在巴刹待上大半天,就索性把孩子带过来,因此走廊少不了小孩嬉戏的声音。无形中,这个巴刹也扮演了社区中心的角色。

奥特曼路大巴刹特别之处是有打铁店,由于声音非常吵杂,一般上不会在巴刹看到这种工业。当天我们很幸运碰到罗育敏白铁店第二代接班人罗天送。他声称已在巴刹营业30年,目前帮顾客打造漏勺、冰桶和箱盖等产品。(图:星洲日报)
“你拍了照片要登报纸,帮我打广告,你看现在很少人来(巴刹),生意有些冷清。”72岁的叶新财是这间饼干摊位的负责人。他说现在以熟客生意居多,没人会到这里购买饼干。(图:星洲日报)
七八十年代,部份巴刹摊贩会采用这种铁架围栏,只需轻轻一拉就能将档口围起来。设计节省空间之余,还可以用来悬挂货物。(图:星洲日报)
越早到巴刹越好,早上5时开始,奥特曼路大巴刹就出现人潮,顾客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买到最新鲜的海产和蔬菜。(图:星洲日报)

吉 隆 坡 冼 都 巴 刹 划 分 3 大 区 块 后 方 别 有 洞 天

当脑海中出现巴刹这个词汇,身体感官自然敏感起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或视觉迅速搜出自身的巴刹经验,串成一幅喧嚣的巴刹情景。

吉隆坡冼都巴刹成立于1956年,与半山芭室内巴刹同岁,但规模小很多。

由于这座黄色的巴刹就在冼都路旁,因此泊车位不足令当地居民很头痛,许多人得将车子停放在不远处再走过来。

巴刹的前半部是售卖肉类,后半部则是辛料杂货摊位。若想要买猪肉,还得走到巴刹后面的一个隔间,里面就有好几档,肥瘦任君选择。

或许早期人口不多,吉隆坡冼都巴刹原有的建筑面积不大,无法容下太多摊位。直至人口渐增,周围高楼住宅四起,才慢慢延伸出3大区块————肉类与杂货、菜市场和海鲜。巴刹左右两旁另外延伸出不同的空间,有档口就从原本的建筑迁移出来,入驻不同的区块。

不同于半山芭露天巴刹,冼都巴刹有很鲜明的规划。走出巴刹后,往右直走几分钟就会看到菜市场。这个菜市场可说是“别有洞天”,后方另设走道,顾客只需穿梭在这些走道就会看到海鲜市场。这个设计也非常周到,介于菜市场和海鲜市场之间是熟食档口,采购完毕后可以在此用餐。这座菜市场也是一个共享空间,每当下午4时至晚上11时就有人摆档售卖沙爹。

然而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少到巴刹,巴刹有一天会老化和萎缩,最后慢慢淹没在时代洪流中。巴刹的未来需要年轻人带动,因此要培养年轻人常来巴刹的习惯。

若细心观察吉隆坡冼都巴刹附近的建筑构造,可以看出早前没有妥善规划,巴刹隔壁就有修理摩哆店、饭档等,因此无法扩大巴刹面积。(图:星洲日报)
停车位不足,许多停在路边的车子就占据了半条马路。(图:星洲日报)
若想要买猪肉,还得走到巴刹后面的隔间选购。(图:星洲日报)
吉隆坡冼都巴刹分成几个区域,各别有走道相连,不用冒着日晒雨淋,从贩售蔬菜的区域走到海产区域。(图:星洲日报)
符策刚:市议会的摊位设计有统一标准,不会预留多余空间供小贩摆放冰箱贮藏货物。(图:星洲日报)

周刊专题:
【市井景观:菜市场】

【传统街市如何救活?】

【保住老巴刹·生存大革命】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