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08/2018
江迅·过去的几个月:伤逝─传承
作者: bslim

走出7月,半年早已过去。这半年,一再送别逝去的文化符号。

2月6日,101岁国学泰斗饶宗颐走了。

3月18日,83岁文坛大师李敖走了。

3月19日,90岁世界华语诗坛“诗魔”洛夫走了。

5月31日,75岁“以香水写作的香江才女”林燕妮走了。

6月6日,78岁香港“新儒家”霍韬晦走了。

6月8日,100岁香港文学巨匠刘以鬯走了。

…………逝去的不是消亡,而是永生。

不过,当下正流行“云纪念”。名人去世,网络上,特别是微信朋友圈,人们的悼念往往刷屏。发一张逝者照片,留两句逝者语录,用双手合十的表情图案,寄托一份哀思,当代人浮躁的内心急于表达,热衷炫耀自己与死者关系。当然,即使是跟风纪念,也都不该质疑。不过,还是要怯怯一问:你读过逝者多少作品?你有没有对逝者深阅读的敬畏?

逝去的他们在文坛留下的印记,是后人无形的精神信仰,也是有形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人们把文化上的世代断层,视为一座城市的潜在危机。传承的是经典背后的精神。传是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正是代代相传的传承,才使得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就说文学杂志,广义上泛指专注于文学内容的期刊,在文坛上扮演重要角色,导赏各种文学作品,也是培育作家的园地。在香港,文化前辈一个个远去了,但一本本文学杂志却意想不到倔强破土问世。

5月,文坛上出现一本新的文学杂志《无形》及其网上文学发表平台“虚词”,香港文学馆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出版《无形》,以附册形式,每期随生活文化杂志《号外》附送,并于各独立书店有售。《无形》的内容涵盖新诗、散文、小说、评论及视艺创作等,愿树立自己独特的美学倾向。“虚词”文学网络平台,承接纸本的专题而作出更深入的文字探索,利用网络流通性,跨越地域界限,试图探索更多独特作品并让不同观点互动对话和交流。《无形》和“虚词”

的形式、内容都有呈现现今香港文学杂志新的理念。

几乎同时,文艺双月刊《教师起动》创刊了。一批走在前线的中文老师,起动文艺力量,鼓励老师和同学一起投入写作,共同欣赏文学。

发起者认为,香港不应该只有他们几个、几十个老师热衷写作,应该鼓励全香港老师写作,只有参与其中,“把饼做大,才能让更多学生爱上写作”。老师多写,学生多读,然后又唤起学生多写,或可成为一股新气象,不再局限于课室上课。

有33年历史的《香港文学》,是在香港出版的一份文学杂志,1985年1月由作家刘以鬯创办并任总编辑,2000年9月改版,作家陶然接任总编辑。2018年1月,《香港文学》执行总编辑是周洁茹。这是一位“70后”作家。她1976年生于江苏常州,20岁以中篇小说《文雅》获上海《萌芽》新人奖,24岁出版《小妖的网》等长篇小说后旅居美国,2009年移居香港。

《香港文学》是香港作家发表严肃文学的重要平台。记得,刘以鬯在创刊号发刊词中说,“香港是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文学商品化的倾向十分显著,严肃文学长期受到消极的排斥…………有人却在大声喊叫‘香港没有文学’”。

此语道出香港文坛处境:在香港办文学刊物,就要面对严肃文学受众少的问题,出版商基于商业效益与市场规律,不得不拒绝出版严肃文学,使创办文学杂志困难重重。好在,文化不会断层,文学总要传承,这是前辈文化符号背后的精神。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