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08/2018
刘惟诚·政府需整顿决策机制
作者: gkheng

希盟政府执政满100天,国内各大媒体、朝野政党和民众,都忙着为这个新政府评分,甚至还有各种票选最受欢迎的希盟部长的民调,好不热闹。

这种情景,在国阵执政期间是看不到的,因为选民们一般都对长期在位的国阵部长很无(反)感,他们当时没弄出一个“最讨厌”部长排行榜,已经很给面子。反差很大?其实这反差很有意思。一方面,是因为民众亲眼见证了希盟政权的诞生,有情意结,好感度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国阵施政手法感到厌倦,看谁都不顺眼。

反差,是有意义的。我指导新闻摄影时,很重视新闻照片的反差,因我总觉得,照片的反差能带来视觉震撼,也更容易让读者记住。同理,选民尽管对希盟政府和施政过程有褒有贬,但民众整体上对其团队的观感不错,为官者对媒体友善(虽然偶尔会赖媒体翻译有误)、对民众没架子,而国阵时期的京官就很少这样,甚至还予人难以高攀的感觉,所以这两个时代的反差,就让人对希盟政府的印象更为深刻。

当然,反差并非全无缺点。

在摄影美学中,照片内的反差感越强,则意味层次感会越薄弱,这将导致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被忽略,再加上摄影界有句话说,盲目追求反差的摄记并不称职,所以我们一般会慎用。同理,希盟政府目前,因拥有优于国阵政府的反差而备受推崇,部长们享受着民间授予的“新政”光环,所以在执政百日内总在追求反差,做什么都要显得和国阵不一样,结果反提出未经熟虑的政策,引起争议的同时,还让人感觉政府不称职。

从早期的禁外劳掌厨、1兆国债,到近期的承认统考、汽水税等,一些已经U转成“建议”、一些仍在争论不休中,因此,在过去百日之内,讥讽者有之、宽容者有之、失望者亦有之。当然,要政府在百日内解决累积多年的议题,确实很苛刻,不过政府积极追求反差的态度,仍不值得鼓励,因为这不只显得新政府很急促、办事有缺考虑,还导致政府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细节,比如,整顿官僚的决策机制。

整顿体制很琐碎,涉及人员庞大、权力分配复杂,尽管吃力不讨好,但这项工作其实比希盟任何一项改革更具迫切性。新人进入旧体制,只有两个结果,一就是办事处处被掣肘,待不久;二就是融进旧体制中,被同化。

尽管我们有了一批新部长,但部门运作仍需依赖原有的技术官僚,在缺乏新决策体制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按旧体制来拟定和执行政策。因此,如果你不解为何希盟开始有“国阵化”倾向,这就是根源,因为部门传递系统没新思维注入,大家就只能继续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是国阵时代的一大施政弊端,官僚远离群众,未有征询业界、民众想法的习惯,造成所订政策偏离实际用途和社会预期,也令滥权舞弊在官场中滋生。所以,百日蜜月期已过,政府应该是时候整顿现有的官僚体制,而希盟在接下来的100天要做的,就是在官僚决策系统中,纳入强制性的“公众谘询”(public consultation)机制,让政府在拟定或推行重要决策,甚至是拟定或修订影响广泛的法案前,都需向涉及群众征求反馈,将闭门造车的情况减至最低。

目前,除了西方国家,日本、香港、新加坡、印尼等,都已经拥有重要政策和法案需先进入公众谘询的机制,我们是否该考虑跟随?当然,大马有公众谘询的前例,但那是选择性的,过去政府只发过征地、环境、银行法修订等少量谘询案,既无宣传、涉及人群少,反馈也需专业知识,因此无法引起共鸣,但在涉及广泛的政策和法案,却继续采用旧有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而频频出现政策不透明、朝令夕改和中途U转的尴尬情况。

希盟政府若不想最终步向国阵后尘,则必须清楚知道,一,希盟和国阵拥有的反差令民众对你的期许更高、二,选民对国阵不透明、朝令夕改的施政方法很反感,所以你才有机会、三,因为之前两点,如果你表现得和国阵越来越像,后果将会是很毁灭性的。有鉴于此,任何因遭遇民间或业者反对而U转的决策(或建议),并不会显得你在遵从民意,反是急功近利,因为任何一条考虑不周的决策,都是一项浪费国家资源、消耗业者耐心和磨灭人民信任的举动。望希盟共勉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