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6/2008
杨邦尼.上海书城和台北诚品
作者: admin

趁学校假期,到了一趟上海,浮光掠影的,带着先前的想像和阅读(譬如法国租界和梧桐树,鲁迅和张爱玲,霞飞路或和平饭店),几天下来说不上深刻认识,充满外地人的偏见。

上海,新和旧并肩,跋扈的霓虹、高分贝的汽笛,新贵与乡民,华厦和陋房,高速的磁浮列车和手推的三轮车,我走在繁华敞阔的南京路徒步区上,拐个弯掉入幽暗湿漉的小巷子,想起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赶紧找到了“闻名遐迩”的上海书城,躲开路上的人潮。

上海书城位于福州路上,上海在抗战时期成为“孤岛”,文人作家汇聚,福州路有上海文化街之称,商务印书馆、外文书店、古籍书店。上海书城是上海的十大文化地标之一,我是慕名而来的,一至六楼是图书区,七楼展览厅,八楼办公室,书种20余万,和临近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形成一道文化的风景线。

进入大门,有警卫看守,图书展示区上洋洋洒洒出版了近20本和汶川地震有关的书籍,地震预测、地震图片、地震实录、地震诗抄、灾后重建、心理复建等等,总服务台站了好几位员工,穿着蓝色T恤制服,很年轻。我上前询问,因为书城实在太大了,员工说:我们是负责一楼的,你去二楼问吧!到了二楼柜台,我问有没有王德威的书,职员一查电脑,显示有两本库存,书名叫《如此繁华》,我问在哪个书区,她说她只负责查书,要我去找那边的职员问问,男职员查了书号,问我是什么类型的书,我说是论文类,他在文学理论的柜上找了半天,问我确定是论文不是小说或散文吗,又来了一位职员帮我找,他拉开底下抽屉,我说:书不是在架上的吗,电脑显示有这本书啊。他说:我们这的书多,有时顾客看了书把它摆在其他书架,或是职员把它收纳在书柜抽屉。

将近晚上九点,广播提醒读者赶快结帐。我纳闷,电脑上有库存,花了20分钟找不到,职员这时候说:电脑上有,实际未必有啊!我愣了楞,遂想起台北诚品。

台北当然没有上海的传奇、阔气、璀璨的夜景、华洋杂处又众声喧哗,台北显得太不国际,太小家子气,台北的动人处隐身在陋巷的咖啡馆,温州街上飘着淡淡的七里香,和不打烊的诚品书店。

如果说上海书城是上海的文化地景之一,在台北无疑是诚品。同样是两座城市具有文化指标的书店,上海书城多的是官式的作风,台北诚品是涓涓的流水,上海书城很霸气,台北诚品很低调(虽然诚品在台湾有50余家)。

上海书城卖的书种很多,可是你找不到你要的那本;诚品书店不止是卖书,在书与非书,在书与人之间,营造一种阅读游逛的立体氛围,阅读的诱惑视野,诚品书店的各家文案就是一篇可以细细琢磨的美文,赏心悦目,书不是扁平的摆在书架上,它向读者展示,读者和书交织成一道悠然的文化风景。

更重要的是,诚品的职员会仔细的为您服务,轻声柔语的,为你找到那本你钟爱的书,送到你的手上。

到上海书城买书,找不到你要的书,广播催促顾客到楼下结帐;到台北(敦南)诚品,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你可以在诚品“梦读”到天亮。上海书城和台北诚品高下见矣!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