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8/2013
王健壮.一个帝国的崩塌
作者: admin

我有一台缩小版的自动售报机,长约14公分宽9公分,《华盛顿邮报》多年前推出的一件纪念性商品;蓝色机身上印着1974年8月9日出刊的华邮头版,当天头条新闻的标题祇有大大两个字:Nixon Resigns(尼逊辞职)。那一天是华邮历史上最光荣的一天。

39年后的2013年8月6日,华邮头版又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新闻,但标题却是:“华邮卖给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这一天应该是华邮历史上最黯淡的一天。

在赫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1979年出版的经典名著《权力所在》(The Powers That Be)中,华邮与时代周刊、CBS与洛杉矶时报这四家媒体,被赫伯斯坦形容为美国四大权力所在。但8月6日《纽约客》杂志报导华邮出售的新闻标题却是:The Power That Was,华邮已经成了一个过去式的权力所在。

其实,从70年代开始,华邮就一直是个现在进行式的权力所在。1971年,华邮踵接《纽约时报》其后刊登越战密件,让它声誉鹊起,从一家地方小报一跃质变为一份全国性大报。1972年,华邮又一路领先全国各主流媒体,它的记者花了18个月时间追踪调查水门丑闻,最后逼得尼逊辞职下台,改写了美国政治史与新闻史,更让华邮的影响力与一向执媒体牛耳的纽时并驾齐驱。

当年华邮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被赫伯斯坦形容它是“华府的第二势力”,一个能与第一势力白宫相抗衡的权力所在。但第一势力祇是暂时的权力所在,第二势力却是永恒的权力所在,也难怪华邮当年会被人以帝国视之,而当时的华邮老板凯萨琳.葛兰姆(KatharineGraham))更被人冠上了“凯萨琳大帝”的封号。

但就像所有帝国的兴衰故事一样,2001年,从凯萨琳大帝结束统治帝国38年历史那年开始,华邮帝国的风华即已逐渐显露凋败的迹象。以前,凯萨琳是历任总统尊而敬之又惧之的报人,她在乔治城的住家更被人形容为“华府政治生活的核心”。但这几年接替她的外孙女小凯萨琳(Katharine Weymouth)却每天坐困愁城,浑身上下不但毫无报人余风,她的住宅更差点沦为以牟利为目的的政策沙龙场所;展现影响力的报人沦为出卖影响力的商人,帝国焉能不败不亡。

当然,未来写华邮兴亡史的人也许会比较宽容地记载:老凯萨琳之盛,是盛于纸媒的黄金年代;而小凯萨琳之败,则是败于纸媒的黑暗时期;她被迫卖报,乃是非战之罪。

小凯萨琳不得不卖华邮的理由是:华邮已连续8年严重亏损,报份也从80多万份跌到祇剩40多万份,1千多名编辑部员工更裁到祇剩下600多人,财务黑洞之大可以想见,逼得小凯萨琳不得不在3年前的8月,以美金1元卖掉《新闻周刊》(买方承接大约4千700多万美元的负债);今年8月,连母体华邮也以区区2.5亿美元廉价出售,比台湾未完成的壹传媒交易案金额,还要少100亿左右新台币。大报华邮竟然比小报苹果要廉价至此,也难怪小凯萨琳被有些人讥评“贱卖帝国”。

在美国主流媒体中,华邮跟纽时一样,一向都以自由派媒体自居,也都是坚持老派价值的老派媒体,更都曾写下新闻史上难以计数的经典篇章。但华邮也与纽时一样,都曾经在历史的某个关键时刻,站错了位置,站到了自由主义的对立面,背叛了某些应该坚持的老派价值。比方说,对小布什任内发动的反恐战争,这两家报纸都误信了政府,也都堕落为政府的啦啦队,甚至变成战争的帮凶。

小道尼(Leonard Downie Jr.)曾经是华邮帝国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水门丑闻案中督导伍华德与伯恩斯坦两位菜鸟记者的负责人,反恐战争期间,他正是华邮的总编辑。但在战争后期,小道尼却在华邮头版具名写了一篇长达3千多字的文章公开认错,“我们太盲目相信官方说法,太专注政府在做什么,却没有同等对待那些反战的声音,也未曾质疑政府开战的理由”。当看门狗不叫时,则政治危矣,国家危矣;这是小道尼当年的自我批判,也是他对媒体不再坚持老派价值的忧心。

小道尼认错的那个年代,其实也是纸媒从盛世转为衰世的年代。买下华邮的贝索斯并非纸媒出身,而是靠网媒致富成为全美第十一大富豪。但网媒霸主变成夕阳纸媒的老板后,就能另创一个纸媒黎明吗?许多人并不乐观。不乐观的理由是:《新闻周刊》卖给网媒《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后,短短三年就寿终正寝,从纸本变成网路版,今年8月(又是8月!)又转手再卖给另一家网媒IBT;可见再怎么知名的老牌纸媒,在网媒的美丽新世界中,也祇不过像是跳蚤市场中被不断交易的二手甚至三手货而已。

如果连辉煌了几个世代的华邮帝国都会变成过去式,其他纸媒还有可能再写未来式吗?当帝国崩塌时,所有旁观的人都在如是问。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