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1/2015
张立德.阅报习惯.国际观
作者: admin

友人跟我讨论阅报,说许多人都以没时间为理由,无法消化报章上太多的资讯,更抗拒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

我跟友人说,曾经有调查显示,大马阅读风气低落,最多人阅读的是报章,正面来看,这已是值得欣慰的阅读现象,报章内容尽可能包罗万有,满足大部份人的资讯和知识吸收。而报章刊登的各类新闻和文章,字数其实严格来说并不长,经过编辑,字数都有所控制,方便阅读。总括而言,报章其实相当配合读者需要。

友人认为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指本地报章特别是言论,应该专注于国内时评,国外时评不要太多。对此我想到有关国际观的讨论,很多人都在谈各领域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必须有国际观,特别是得学好英文提升国际竞争力,或者多出国去旅行,开阔眼界,以便具备国际观。有学者指这是片面的国际观认知。

我最近读到一个比喻,哲学家芝诺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份当然显得就更多了。

世界如此辽阔,我们位处东南亚一个小部份,与区域周边国家的接触再多,充其量只是局部了解,东南亚以至亚洲以外还有更多的未知。英文能力掌握得好,当然可以在区域内甚至更广阔的世界游刃自如。尽管如此,这还算不上有国际观。

世界趋势大家大前研一曾给了国际观一个定义:“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并且对这些事有提出观点的能力。”这套在报章和网络上许多有关国际时事的评论上,作者掌握国际局势,提出观点,这只能勉强称得上是具备国际观,问题在于本土读者能从评论中获得什么?

友人认为他击中了要害。

对,读这么多中港台评论作者的文章,于我们大马读者培养国际观,提高竞争力有什么益处?本地作者亦经常讨论国外课题,友人实在不了解这些文章到底有何可读性。

按我从不同学者的讨论中,得出的一个大概,即是作者的文字功力和经思考分析出的脉络所得出的观点,是首先塑造文章的可读性,以及能够启发读者的条件,接着读者循作者带出的脉络,思索个中的意义,是文章最大的目的。这意味著作者和读者都得持续累积和储备国际知识和资讯,掌握了世界各个角落发生什么事,而其人其事又具有什么意义,能与自己产生关系,进而带来冲击。

就以中国积极倡导的“一带一路”来做例子,目前的许多评论停留在马来西亚能够从与“一带一路”接轨获取哪些经济上的收益,专注于讨论此并不是不重要,要是能够扩大来看,提高深度和放到更大的角度来看,可能我们得到的收益就不仅于经济。

“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区域和国家的背景是值得我们去加深了解,我们应该去了解他们对“一带一路”的立场,为什么他们会持那样的立场。再从这里延伸,从他们的国情、文化、地理位置和历史脉络窥探这些因素是如何型塑他们的思考模式和行动方针。

但这样还是不足够。我们还得充实自身的本土经验和观察,对本身生活的这片土地有更深层的了解,充沛的历史观,积极的跨文化交流,理性地梳理政治局势发展等等,当这一切本土观得到了充实,在对应国际的局势发展和历史时,就可以清楚意识到我们与国际的关系是处于哪个层次,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该如何去因应,如何去国际接轨。

在了解了本身与国际的关系后,就不会只是产生妄自菲薄,认为国内什么事都不如人,反之通过国际的局势观照自己,而发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甚至看到了自身被忽视的优势和美好。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