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历史

最新
  韩江百年校庆的那一年,我负责编写《韩江百年·历史影像集》。在收集及整理照片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学校自身留下的照片非常少,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都无法找到。后来,部分重要的照片只能在委曲求全的情况下,翻印自早年出版的纪念特刊。虽然图像模糊,效果不佳,但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我相信这是很多学校在整理校史,筹备校史馆期间普遍上会遇到的难题。   在众多珍贵的照片中,就包括1958年林连登翁铜像揭幕典礼的纪念照。林连登不仅是韩江小学的创办人之一,也是韩江中学的创办人。可以说他自韩江中小学的诞生,乃至日后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槟榔屿韩江学校同人为了纪念林连登献地捐资的贡献,以重金聘请泰国御用意籍艺术家为其铸造铜像。1958年10月11日,由联合邦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为矗立在行政楼前大草场上的林连登铜像主持揭幕礼,观礼嘉宾包括槟岛各民族领袖、时任马华总会长林苍佑、槟城首席部长拿督王保尼、工商界翘楚、韩江各位董事等,仪式非常隆重。首相在当天的致辞中赞扬了林连登在社会慈善事业、经济、教育各方面的贡献,将他视为我国青年的楷模,并表彰他“忠于邦国美德”。这对于处于独立初期各民族间尚未完全融合、华校超龄生问题、学潮事件等充满争议和纷争的年代而言,毫无疑问,国父此番表态具有特殊重要性),可被解读为他不仅认可华人在各领域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充分肯定华人忠于马来西亚。这就是此照片的珍贵之处。可惜的是,韩中并没有原照。虽然此照片曾被刊用于《韩江中学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2000年)。但这些特刊内的照片除了清晰度不够以外,还被裁剪为半圆形,无疑局限了照片的使用性。   在书籍出版的4年后,本地一位收藏家(下文简称“藏家”)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近期收到几张老照片,其中就包括林连登铜像揭幕典礼的纪念照,并表示稍后会分享这些照片。我当时迫不及待地私信他,询问有关照片的情况。该照片毫无悬念是韩江中学没有的珍贵照片。然而,我却陷入两难之中。曾经在韩江华人文化馆任职的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念头是如何劝说藏家无偿捐赠。但另一方面,我有收藏界的朋友,因而理解藏家对藏品的情感与执念。就在我犹豫之际,藏家主动说明愿意捐赠图档。他的热心与无私是我始料未及的。最终,水到渠成,照片的图档回到了韩江学校。 勿“道德绑架”藏家   这事引发我进一步思考,博物馆在遇到珍贵的文物时,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对待收藏者?鼓励藏家无偿捐赠?还是建议有偿捐赠?传统上,博物馆通常采用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方案,即劝说藏家无偿捐赠,因为博物馆作为专业单位能更全面地保护、研究和展示文物,并能营造舒适的环境供大众参观。然而,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收藏家,在思想及态度上已出现变化。老一代的藏家更多是本着服务社会的想法而愿意无私割爱,这种做法是不计金钱及时间成本。而年轻的一代则认为,每件藏品都是经过一番曲折才能获得的,为何要无偿捐赠?为什么博物馆能“大义凛然”地获得文物,而不需要花任何的金钱和时间?   就像上文提及的照片藏家,他曾多次询问卖家,经历了长达半年的等待,经过失望、筹集资金等种种的曲折后,最终才成功购得照片,其过程中的甜酸苦辣是难以言喻的。此外,再加上藏家对他们的藏品的热爱及收集的嗜好,在此情况下,博物馆要藏家割爱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如果博物馆依旧站在原来的立场对藏家进行道德批判,这只会让藏家觉得自己被道德绑架。在反感情绪的作用下,藏家只会关起交流之门。这对博物馆而言,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那么,要如何才能达到互惠的局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不要求捐赠藏品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通过文物借展或共同策展的方式与藏家建立合作关系,至于老照片则可以捐赠电子图档的方式取得展出及出版的使用权。对藏家而言,可以通过与博物馆的合作与公众分享他们的珍藏;对博物馆而言,则可以多元化展览内容,充实博物馆的展示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双方都能以此达到教育公众的目标。   至于文物保护方面,博物馆的相关人员可将文物保护的知识及实际操作经验分享给藏家,或与藏家讨论出合适的收藏及保护方法,让民间藏家也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延长文物的寿命。另外,博物馆可通过与藏家的接触,了解藏家手中有哪些珍贵文物,并记录存档。日后,博物馆有需要还可与藏家进一步联系,商讨各种合作的可能性。   这种互惠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还能够促进双方的合作和互动,使文物得以更好、更全面、更有效地被利用和传播。   共存共荣应该是博物馆与藏家的共同发展目标。
5月前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与清儒章学诚《文史通义》中沟通“文”、“史”的思想观念遥相呼应。根据章氏的看法,好的文学则应蕴含“史意”,因此章氏尤重叙事类的古文,反对空谈道理。从高秀先生在《那时那刻》的后记中对他个人写作倾向转变的说明来看,竟与章氏的观点颇有几分暗合之处。高秀自述年轻时写散文偏好带有“启迪人心的道理”的“哲思小品”,年长后却“倾向于写叙事散文”以铺陈故事,于是产生了这本充满个人回忆叙事的散文集。 “时间”与“回忆”是文学创作中历久不衰的话题,《那时那刻》的书名即已显示了散文集中无所不在的“时间性”及其追忆似水年华的主旋律——回忆故乡、怀念母亲、追述自己在龙中与华中的求学故事以及多年的杏坛经历等等,都饱含了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意味。尤其〈失落的街场〉文中,作者对故乡小镇拉央拉央旧街场中早已付之祝融的诸家商号之描述,让人不禁联想到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以来的“回忆消逝的故都”的书写传统。〈铁桥村和我的童年〉写的也是一个早已消失不存的童年故居,而在个人的“小历史”背后,更显示出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华人拓垦、日军南侵、马共斗争、村落迫迁的“大历史”,使得文章得以超越个人有限的生命叙事,展开更宽广的历史视野。 更可贵的是,散文集中多处都流露了强烈的“地方感性”,并由这些南洋空间元素确立了它作为“马华文学”的个性色彩。除了作者的故乡拉央拉央与“铁桥村”,书中还描写了柔佛河、新山市,并且在地方书写中加入大量的历史追溯与“想像”,使得这些散文兼具空间性与时间性,有了更充沛的艺术生命力。有意思的是,作者有意识地将新山称作“南城”,这是一种文学审美的折射,也是作者对于一座城市的个人化的凝视——在空间书写中覆上一层个人情感与身世的滤镜,“空间”才得以成为“地方”,文学才得以成为文学。 也许寓理于事才高明 《那时那刻》虽然是散文集,却也收录了高秀创作的十几首诗作。这些诗作,都被嵌入了数篇散文的叙事之中。这样“存其诗作,亦备事之始末”的表现形式,也合于章学诚对于理想诗集的主张。如此读来,这一首首的诗作遂都成了“有故事的诗”。 也许寓理于事,才是最高明的说理;纪事之文,才是最上乘的文学。而我经常认为,那些由老者所讲述的故事,往往是最为动听的,在他们的语调之中,总能真切地带有一种由岁月酿造出来的醇厚感。高秀先生以他超过80岁的高龄,娓娓道来他所经历的、听闻的与想像的各种故事和历史,一种关于时间的真理,或许就已隐然浮现其中了吧。
2年前
你是否曾向往古人的生活?如果让你回到古代一天,你会选择穿越到哪个朝代? 近年来“穿越”题材的影视剧颇受欢迎,相信大家都喜欢追看这些古装剧,更有人会幻想自己穿越古代的样子。但身为现代人,你真的清楚知道古人如何吃喝拉撒睡?要穿越就要先看《古人原来这样过日子》,先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再考虑要不要穿越吧。 书本内容分为生活、饮食、文化、情感和社会五大类主题,共66堂历史课。从衣食住行、风俗娱乐、恋爱婚姻到社会文化,将中国历史说得幽默风趣。作者王磊从古代的庶民生活角度切入,融合中国历史考证,在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说法,绝对不是胡说八道!看完全书,读者更能具体想像得到古人的生活细节。原来,现代人许多日常用语、习俗都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首章就谈古人上厕所 生活篇的第一章就是重口味话题,谈论古人上厕所大小事。你是否想过古代厕所长什么样子?那是相当简陋的,也就是在露天挖个大坑来解决。后来因为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茅坑,才再多搭建一个小屋。古代上厕所有一定的危险,如果不慎失足,不是摔死就是淹死。《左传》就有记载“晋景公如厕,陷而卒”的惨烈事件。到了汉朝,厕所改为建在高处,下面是猪圈,人的排泄物就成了猪的食物。古人考虑到夜间摸黑如厕十分不方便,于是发明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即夜壶),因其外形像老虎,故称之为“虎子”。唐朝时期为了避讳,把“虎子”改为“马子”。随着要求变高,人们再把器具改为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接下来谈谈厕纸的使用。中国造纸技术在汉代才推广开来,即便汉代有了纸张后,古人也将它视为文化用品,不会舍得拿来擦屁股的。根据《元史》记载,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才普遍用纸来擦屁股,但此福利也只限于皇室或贵族。等到明清两朝,厕纸的使用才更为普遍。《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上厕所前就找丫鬟要了纸。那么在元朝以前,古人如厕后是如何处理的呢?答案是用厕筹,也就是条形的木片或竹片。除了中国,古代日本也有使用厕筹,近年来还有出土文物。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书里还有其他更多精彩内容值得去阅读与了解:古人刷牙吗?养宠物吗?听得懂我们说的话吗?如何看时间?如何离婚?有没有夜生活?一年要交多少税?有没有快递服务?上馆子吃一顿要付多少钱?什么行业最赚钱?出行如何认路?这一切的答案,都能在这本书找到,绝对能够满足你对古人生活的全部疑问。 但是说不定看完这本书后,你会觉得回到古代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件那么轻松且美好的事情。
2年前
近日闲聊,师长感叹,后进学人读书写字或待人处事往往缺乏“历史感”,因此不是混淆事物发展的秩序而误判实情;就是搞不清事件的缘由背景而做出偏颇或肤浅的评价。自己厌倦填鸭式的历史教育,也曾经觉得它是枯燥乏味,无关紧要的身外物。此后多年经历各种迷茫和挫折,见证世界局势的冷暖和无常,加上学科研究的基础训练,才开始带着各种困惑和焦虑,思考人与历史的关系,从“历史感”寻找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 浓厚的槟榔屿情意结 翻阅张景云将近500页的新著《炎方丛脞:东南亚历史随笔》,除了感受到踏实厚重的“历史感”,更可以读到作者对历史持有一份温情与敬意。此书选辑张氏有关东南亚地缘政治历史的文章,谈论面向广阔。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调娓娓道来,文章资讯饱满却不觉冗赘。或许张老先生在槟榔屿长大,对之有比较浓厚的情意结,书中篇目对槟城着墨不少,比如全书开篇就说明亚齐王公缎罗申在19世纪槟城的政治经济地位及影响,全书结尾则是作者八千多字的最新文章〈槟榔屿老地名故实〉。其他与槟城相关的议题包括:英制司法制度在槟榔屿的萌芽,槟城天主教神学院的发展事迹,创办《罗根学报》、《印度群岛与东亚学刊》及《槟城纪事报》的罗根兄弟,布朗家族和他们的牛汝莪园丘,以及槟榔屿的军港和海战等等。 《炎方丛脞》并不是单调地堆叠和复述史料。比如〈爪哇咖啡的血泪控诉〉讨论穆达杜里如何通过长篇小说《麦斯·哈维拉尔》掀起舆论,揭示荷兰在爪哇实行强制性农作物耕种的种种问题,最终影响荷印殖民政府改革和废除不合理制度。这彰显文学作品的人道力量,也突显张景云选题立意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比如〈沙孤的故乡〉文末说明致赠唐林,是因为作者曾在这位马华作家面前闹过硕莪的乌龙。又如〈潮州人开发威省甘蔗园〉,作者谈到许武安开发的两片甘蔗园各别在巴里文打的北边和南边,因此把小文送给分别在马来亚大学和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任职的巴里文打人,许德发和张惠思两位老师。这些轻描淡写的补充,都让张老先生的历史随笔多了一份人情味。 王汎森曾言,历史是一种扩充心量之学。张老先生已到耄耋之年,却依旧遨游文史之际,笔耕不辍,这或许就是读史体现的通透和豁达。《炎方丛脞:东南亚历史随笔》图文并茂,针对史迹事件、地方先贤与街道命名亦附有不少注释。无论是文史爱好者,还是有心专研19至20世纪东南亚历史的学人,都可以把此书当做是史学研究著作以外,扎实且生动的参考读物,并借此契机温故知新,扩充心量。
2年前
2年前
2022年1月12日(星期二)下午四点, 经过线上VooV   会议方式的座談会, 中国福建师范学院邀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赖民裕博士作主讲,题目为 “华人在南洋的生活“ , 以其个人的观点和人生经历对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如何面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冲击和作业生息做内容,提出了自己对近代历史的检视与思考。 赖民裕博士简约地陈述了以下的观点: 史记上,到底在那个时代或是年代华人来到南洋?就存在着很多说法。有人说是在第三世纪初就开始有了华人出现在南洋的岛屿, 但没有正确的历史記载下来。不过,在我个人短暂人生的印象里和听到从前的人说起,华人來到印度尼西亚包括最早初期的一批是福建人、广东人为先来, 后期一点的则是潮州人丶客家人、福州人、海南人等等。 据我所知,华人移民到什么国家, 一般来说都会入乡随俗, 並且自立更生, 改不了离开故土出国却依旧带上家鄉生活的风俗文化, 努力不懈地在海外创业谋生。华人从来都不会做出那种像西方人到南洋殖民的野心家一样去统治、抢夺当地的土产载回西方国家去以垄断的暴利出售。 在许多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也证明了华人是比西方人更早下南洋, 而且华人是有情谊地來到东南亞, 当然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內。华人只能说在这留下很多历史生活的痕迹,却从未去霸佔过一个国家。 其实,实际上,华人不单单到南洋, 西方国家,美国, 非洲都有华人。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指称, 凡有太阳照到地方, 就有华人。雖然有一点夸张,但华人佔全世界总人口的18.5%,却不为过。 有着对华人传统和信仰的精神,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和其后代雖最后成了異国国民的华侨都默默地宣扬华夏游子文化,继续造福海外华裔人群, 不管是落地生根还是随波逐流, 华人对记着祖先的故乡来说就是不忘初心那种情怀。 大致上,华人在入乡随俗的日子里, 会先和当地的本土人做交流, 学习本地的方言, 了解他们生活习惯, 习引水土, 有的 开始种植, 做鱼夫, 打铁, 打金, 各种各样的行业都做。 在这里,作为思考,到底什么意思华人出门带文化?广义上来说,这种意思就是不忘根, 所以到什么地方都辨华校, 过年过节都保留纪念,迎獅舞龙, 开中草药店, 行中医治病, 组织宗親会, 慈善机构等等尽量地保留下传统和传承。 基本上,华人都保持有姓和中文名字, 一大部分还会讲自家方言,比如客家话,潮州话,广东话,福建话,福州话,兴化话等等。除了母语, 在南洋的华人都得多听多学,不当当讲家乡话, 而要掌握几样东方的方言。比方,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讲流利英语,不少人还会讲印度土话. 华人在海外居留, 历史上都没正式记载过, 华人在異地上搞过革命运动, 反当地的殖民政府。不过,在旧日时期,不少人民包括华人確实热烈地参与革命运动,与殖民罕人分斗,努力为了达成争取国家独立的目的。 在印度尼西亚各省市,也有华人被当地政府委任独立英雄烈士,可惜历史上没记载。 在文化方面,当年印度尼西亚在改革开放下, 政府便批准了使用汉语, 但却有一部份当权的人,当时还担心汉语只能是供华人使用, 万没料想到,汉语今天己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所以让不少印尼和馬来西亞,非华族,原住民都会在通曉汉语后到中国留学,拿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印尼国立小学也教汉语课程,初高中都多数教汉语,不少国立、私立大学开辨汉语语系。根据华语协调机构,每年参考汉语水平考生(HSK) ,都有稳定性的增加考生。 目前,中国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国风范和影响力,也很用心和多所大学举辨印尼语专科。因为中文和印尼文都是世界的重要语系,我作为一个文化人自然而然地希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能加强语言, 文化教育交流, 使世界各国能把中文和印尼文在国际间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使用。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