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07/2015
梅淑贞.大猪小猪落玉盘
作者: admin

几年前,电视台播出一出以马来亚日据时代为背景的土产连续剧,该剧的主要场景为歌舞团,因此几乎每集都歌舞升平。问题是,此剧的主旋律竟然是出自电影《野玫瑰之恋》的其中一首插曲。

这部“日本手”剧的播放时段也是我平日的读书看报时间,通常会一心二用,瞄瞄电视又看看手中的读物。那时还在想,日治时期为何称作“日本手”,日本鬼子滥杀平民据说多用刺刀,焉会伸出优雅的兰花指?

小时候,听到我妈那辈姨妈姑姐同乡谈起二战走难时的苦况,用的就是那3个字,但我听在耳里,联想的字眼却是“日本守”。在台山话里“手”和“守”是谐音字。“手”不知从何而来,而“守”意谓守护,我的联想更加无理。奇的是,连槟城的福建人也说“日本手”,肯定有个典故。

我坐在电视机前当懒佬椅影评人,点着手指头一算,《野玫瑰之恋》是部60年代电影,而电视剧的背景为日治时期,即是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之间,可见编剧和导演以及整个剧组都无人做些基本功课。若拍的是《大话西游》,牛头不对马嘴的乱编或许还可原谅。

最近一部乱编的话题电影,便是由范冰冰担纲主演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电影仍未上演,杨玉环的故事编得如何仍未知道,但令人吃惊的是一张名为“琵琶语”的海报,引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其中两句诗:“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肉肉的杨贵妃通音律善歌舞确是无可置疑,白居易在他的另一千古名作〈长恨歌〉已经为她作传:“缓歌缦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她还会编舞,唐玄宗作的〈霓裳羽衣曲〉,却在“渔阳鼙鼓动地来”那刻“惊破”。

虽落得“宛转蛾眉马前死”,〈霓裳羽衣曲〉在贵妃生前死后都是唐朝的流行曲。〈琵琶行〉中先为长安倡女后为贾人妇的琵琶高手,弹的就是〈霓裳羽衣曲〉──“初为霓裳后六么”。浔阳江头那一夜,根据〈琵琶行〉序文说的“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该是公元816年某个秋天。

问题是,杨贵妃早在公元756年已赐死马嵬坡,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年份早了60年,因此电影宣传海报引述其中那两句诗,就像那部本土剧一样,时序完全不通。

《友联文选》选的两篇白居易作品都是长篇叙事诗,偏偏又和两位同学的名字扯上关系。继“玉容寂寞泪栏杆”之后,著名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让我们大笑。因班上有位同学姓朱,最爱睡觉,海鲜同学便“小猪”、“小猪”的唤她,反正朱、猪谐音,她也十分受落。

上课那天,听到老版苏丽珍老师念到此句时,大家想到的却是“大猪小猪落玉盘”,焉能不笑得人仰马翻。可怜白居易的两首苦情名作,先后成了班上笑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