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11/2017
黄婉玮‧少谈土著,多谈公民
作者: bslim

印尼雅加达省长阿尼斯在就职典礼上发表土著论,在印尼引发了争议,也在东南亚学界引发讨论。在我国,虽然没有宪法明文规定,但是土着与马来人在国家共享“主人”的地位,土著政策受到国家最大的重视,社会後果当然是公民被划分了土著与非土著两种身份。印尼则相反,在1998年排华事件之後,国家先後在1998年与2008年出台1998年第26号总统令规定与2008年第40号法令规定,避免甚至禁止政府官员使用土著与非土著之词语,所有人民只区分公民与非公民。拿掉了“土著”字眼,各族群之间便不再需要比较谁先来後到或者谁才是最早的国家主人。

1997年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印尼与我国的社会动荡,印尼的黑色5月暴动在前,我国有“安华事件”导致的“烈火莫熄”社会运动在後,体现两国政治相呼应之处,同时也反映宗教与族群课题在两国社会的敏感性。印尼政治自从5月暴动之後开始民主化转型,印尼华人因此而逐渐获得参政机会,从第一位华裔女性部长到第一位华裔基督徒的省长,令印尼华人逐渐感受到地位获得提升。不仅如此,总统还颁令将带有种族歧视的含意的代表“中国血统”的词语“Cina”改为“Tiongkok”。尽管如此,印尼华人对“排华”的阴影却始终未消除,所以当见到锺万学惹上官非後,印尼华人最担心的是自己命途又将回到以前。

若真如学者所预测的,阿尼斯在下一届总统大选获胜率大,那麽强调土着身份的他将会增加印尼华人的担忧和警惕,不过,也有些学者认为阿尼斯正是为大选摄取政治筹码,才说了一番穆斯林保守派喜欢听的话,实际上他本人不怀种族极端思想。

从地缘政治看东南亚与中国,确实是千百年以来关系密不可分,尤其在政经文教的互动源远流长。

19世纪之後,东南亚华人社会成型,象徵中华文明已在东南亚扎根,而最大族群的马来社会也肯定中华文明在地化的成果,只不过是,这个族群摆脱不了被外来者管理的恐惧,因为殖民记忆总在心理作祟,对於华人而言何尝不也是如此,殖民记忆也让他们一直怀有受害者心理,因而有了解读族群关系的一条公式:只要华人参政,就有“土着论”连带“华人支配论”冒出刺激马来社会神经,引起华人的恐惧感。

东南亚政治发展应该是朝向民主化的,不过当前东南亚政治的写照却是国家越改革,政治风气越趋向保守。从印支半岛的缅甸丶越南丶柬埔寨丶再到印尼丶菲律宾丶马来西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都以务实和开放的态度与邻近大国合作,当然也少不了崛起的中国,可是多国的保守激进派都对此产生抵抗情绪,他们最终以宗教复兴丶民族复兴之名义挑战外来者和政府的意识形态。而我们知道,经济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政治利益可以阻扰经济,经济也可以影响民主化进程,只要依靠经济崛起的中产阶级放缓成长,也意味着公民社会成型的脚步放缓。

纵观保守主义和激进派对政治转型造成的困境,笔者以为应警惕土着论的不仅是印尼,也包括我国,因不久前,我们也为了印裔穆斯林加入土着的课题发生争论,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对转型有帮助的不是土着论,而是公民认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