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04/2018
【飙脚车少年心态事件簿】给了住的没给玩的‧缺空间青少年,上哪儿玩去
报道:本刊 白慧琪

当我们厘清,青少年的叛逆行为来自心理,叛逆方式又受环境和同侪影响,那再进一步思考,是怎样的环境造就这群少年选择以飙脚车来表现叛逆?

回想莫哈末沙厄的成长环境,他来自新山中央医院后方的甘榜玛慕迪亚,家人住在食肆档口后方,间中一大片空地是平时食客停车的场所。在步行可到的范围内没有游乐场,就算有,儿童游乐设施也不符合他的年龄所需。脚车是青少年的玩具也是交通工具,往外骑可以到大钟楼广场,那儿有足球场,傍晚常有大人在踢球,有家庭在野餐。或许,就在骑往大钟楼广场的途中,让他发现内环公路又长又宽的斜坡更刺激好玩,大道因此成了他的游乐场。

再看看去年新山飙脚车惨案发生,州政府代表探访死者家属,其中一名来自非法木屋区拆迁后重新安顿的廉价屋区,另一名来自工业区旁的组屋区。这些低收入区,人口多又杂,且空间不足,难有符合各年龄层居民的休闲环境。

符合多元社会休闲空间,规划说易行难

请教土地运用及城市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一切从城乡休闲空间规划谈起。

吴木炎解释,马来西亚的城市规划依照英式传统的一套方式,休闲空间一直相当平衡。在任何一项发展计划,无论大小,都得保留不少过10%的土地作为公共休闲空间,而且不限社区内居民,所有公众人士都能享用。而且,这10%土地必须集中,才能起作用。宏观上,新市镇都有10%保留土地,微观来看,当中的各项发展计划又会保留10%,比如公寓项目也会保留10%作为休闲空间,只不过可能建在空中。

因此论面积,本地的城市发展都规划了休闲空间。然而这些空间定义为“绿肺”,规划师建议把适合的土地面积保留后,要如何符合当地社区需求的休闲公园,又是另一门深奥学问。

吴木炎认为,我国很多地方发展都保存应有面积作为休闲绿肺,但缺乏主题。“从规划的角度,任何休闲公园应该有一个主题,根据四周围人的需求、社区社会经济、社会结构、人口概况等。”

他举些主题明显的休闲公园为例,吉隆坡帝帝旺沙湖滨公园环境够大,设有儿童玩乐设施,符合一家大小需求,属于家庭式公园;大马森林研究院(FRIM)有山林瀑布,较受年轻人欢迎。再如2020年吉隆坡发展大蓝图,配合人口老化和年轻人外移,未来的休闲空间必须注重乐龄人士及对残障人士友善。

在面积足够的前提下,休闲空间没有办法发挥作用,问题在于规划,这需要民间组织介入。休闲空间虽然有供应的一方,也就是有关当局规划,但只有民间组织才知道自己的社区需求是甚么。吴木炎认为,马来西亚属于多元化社会,公共空间用途不应止于休闲,也应该是社会交融的场所。

好的公园,应有的元素包含社会交流、不同风俗,还要适合不同年龄层使用者,或者符合周围社区结构。

在规划时,需要综合不同专业领域的意见一起设计,包括社会经济学、人口分析、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等。不过,吴木炎也坦言,“尤其马来西亚是多元化社会,不容易设计,容纳各种文化很容易变成四不像。”

缺休闲空间的低收入社区,易成为犯罪温床?

吴木炎认为,其实我国不乏极限运动公园。一些极限运动公园依照险峻地势而建,寻求刺激的青少年可以到这些公园玩乐。他强调,任何极限运动都需事前教育,提供足够安全措施,有专业人士在旁指导。

然而,回到这些飙脚车少年的成长环境,他们大多来自甘榜、廉价屋区或廉价组屋区,都属于低收入社区。吴木炎说,从前的木屋区到后来的廉价屋区,有关当局把低收入群体安置在特定社区,但没有照顾到他们所需的社区设施。低收入社区环境复杂,许多父母收入不丰厚,忙着工作,难能陪伴孩子,这也造成为何低收入社区容易沦为犯罪温床。

就吴木炎观察,有关当局目前已开始慢慢提升低收入社区,一些廉价组屋设有基本设施,另一方面提升居民协会组织,加强社区守望,否则人人自扫门前雪,无助于减少社区内的不良活动。

根据《星洲日报》过往报道,去年飙脚车少年8死8伤惨案发生后,飙脚车活动并没有停止,各地都有飙脚车少年遭带回警局问话。这些少年有的是遭民众向警方投报,有的则是在警方检举行动中被逮捕。

以下整理出“飙脚车少年新闻事件簿”,资料仅供参考。柔佛州属最大宗,并不代表其他州属没有飙脚车问题,胥视民众投报、警方行动和媒体曝光等因素衡量。

后记

这篇专题并非为飙脚车行为铺陈合理借口,而是自我反思,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对错两面,我们其实可以多做些甚么。

去年采访飙脚车少年家属后,我在采访手记写道:“我依照导航系统,进入一个高级住宅区,来到一排店屋的尽头,转个弯进入杂草夹道的小坡路,接着看到一片贫民区。一排排房屋就像洋灰铸成的四方格拼成。区内的马来阿伯说,住在这的人原是火车铁道旁非法木屋区居民,拆迁至此已经15年。”

时隔一年多,我仍记得驱车前往少年住家时,从高级住宅转入低收入社区的瞬间差异。那段路程有点像《千与千寻》里千寻一家穿过林子,感觉目的地有甚么东西在等著。我直觉这些少年的行为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有关,问题并不是一句“少年不知死”或“父母疏于管教”就能一概而论。

青少年谁无叛逆,透过理性分析了解叛逆心理后,进一步就是检视环境如何造成他们危险偏激的叛逆行径。而我们身为大环境的一分子,是否能付出多一些理解及行动,阻止悲剧再发生。

犹记去年惨案发生不久,某天开车上班,见联邦大道旁有脚车少年三三两两。前方车子慢下来,司机鸣笛,开窗吆喝那些少年。我相信,他是要那些少年乖乖回家。如果社会多一些这样“三八多事”的人,或许会变得美好一些。

飙脚车
叛逆青少年
明知故犯
飙蚊型脚车
新山飙脚车惨案
分享到:
热门话题:
6年前
6年前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