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08/2019
黄婉玮.新马来西亚的外交
作者: 黄婉玮

西方国家一直被视为先进的经济体和工业国的“集中点”。21世纪开始,这个“集中点”从西方转向亚洲。现在的亚洲在金融业、制造业、商品贸易及服务等领域充满活力,同时也充满风险。多元文化的社会融入新兴的乃至全球的经济市场后,投资者与政府都必须重估政策与利益的平衡。

亚洲过去有耀眼的“四小龙”,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后的表现超越了四小龙,让亚洲区域经济的重心也逐渐移向中国,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都在向中国靠拢。但这些国家的外交安排也面临了考验,迫使国家领导展现巧妙的思路。

马来西亚的外交战略也在如此的环境中受到了关注,在向中国的靠拢之余,如何与传统的战略伙伴维持关系。

马来西亚与中国因地理位置临近,促成了地缘性的战略关系,东盟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不断的深化,并已迈向次区域经济和基础建设的合作关系,而作为主创国之一的马来西亚自然不在例外。然而马来西亚与日本曾经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在马来西亚成立之后,两国也有了经济上的来往。80年代初,马哈迪第一次担任首相就推动起“向东学习”的政策,促导马来西亚企业学习日本的商道文化及对敬业的精神。

在马哈迪卸任后,从阿都拉开始,马来西亚的对华政策逐步从经济层面向扩大到人文、国防、清真食品的领域。不仅如此,巫统和马华与中共之间也有就政党发展的方向作交流。纳吉执政的8年,马中关系受评为最佳的外交时期。而这期间,日本与中国竞标马新高铁的建造工程,最终败给中国。日本原来是马来西亚制造业的最大外来投资者。中国不但是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且在制造业的投资额不断的追赶日本,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白天在不久前宣布,截至去年底,中国在制造业的投资额在5年内增长了4倍多。

如今马哈迪第二次任相,中国在亚洲的实力已不同往日,故此,马哈迪的对华政策即使不向前迈,也不可能倒退,唯有与中国维持良好的经济战略关系,并允许中国的投资项目继续开展。不过他与此同时也不忘延续投向日本的外交战略。

政党轮替虽然完成了,但政府统合改革的力量仍然很虚弱,希盟在国会的力量不够强大,因而仰赖于马哈迪的强势作风去推行国家政策与外交。就从访问次数来看,希盟执政的一年内,日本已得到马哈迪4次的亲访,而中国得到2次,虽无可证明马日关系比马中关系还紧密,但的确与纳吉唱了反调。

日本的核心经济和政治倾向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但仍以大和民族的文化精神为社会根基,马哈迪一直以其为榜样,一面推动私营化模式的经济阶层,另一面也推动马来人的民族精神和宗教文化在资本社会的延续。

马哈迪从平衡区域势力的利益为出发点发展马来西亚的外交战略,要把过分亲共的形象做“导正”,无可置疑是大马投向日本显见的因素。也许马哈迪对日本真有特殊情结,不过从平衡外交的原则而言,日本与中国从历史到民族以及领土上都纷争不断,马哈迪如果以日本制衡中国也是意料中的。不过,马来西亚的外交还必须考虑大环境的因素,总体而言,美国、中国、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的关系仍然浮躁不安,连横或合纵,综合太多的动态因素,故小国必须有大智慧,不能过于依赖任何一方,以使外交上有弹性的政策。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