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10/2019
永耕──既耕植作物,也耕植思维、文化
作者: 刘存全(本报记者)

学员检验种植物的成果。(UCSI大学提供)

当层出不穷的环境议题浮现,国际社会似乎无力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暖化问题。然而,一些关注环境议题的活跃分子,构成跨国网络,以设计永耕生活与文化的方式,尝试扭转工业生产为人类社会与环境所带来的危机。

今年6月,思特雅大学展开了为期3周的“永续生活设计课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又称为朴门,以下简称“永耕”),邀请来自澳洲和印度的永耕实践者,到吉隆坡为本地学生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导一系列关于环境伦理课程。

这项课程的主办单位为思特雅大学(UCSI)、思特雅大学可持续发展小组(UCSI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Permaculture for Refugee与国际蓝丝带计划(The Blue Ribbon Global)。出席培训的导师为来自澳洲的罗斯玛丽(Rosemary Morrow)、凯特(Kat Lavers)、格里塔(Greta Carroll)和来自印度的纳尔萨纳(Narsanna Kopulla)课程共有三十多名公众人士参与,其中有十余名难民与原住民组织代表。

●报道:本报 刘存全
●摄影:本报 蔡添华

从支援战争难民,到以永耕重建家园

永耕在英文中的原意是永续(permanent)、农耕(agriculture)与文化(culture)3个概念的结合。永耕原本是指“永续的农业”,但随后也扩大为“永续的文化”,因为可以持续发展的系统,必然牵涉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根据罗斯玛丽所撰写的《地球使用者的朴门设计手册》,永耕指的是通过生态学,研究各个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设计出可以永续的人类聚落。

导师罗斯玛丽在白板上绘画,教导学员设计出自给自足的社区。(UCSI大学提供)

换言之,永耕不只谈论如何种田,也学习管理植物、泥土、水源、动物、森林学、农业、经济学等,学习个人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创造收入但不对环境造成额外负荷。

因此,永耕课程的内容广,包括如何种植作物、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善用现代都市空间进行耕种、防范害虫、回收垃圾、用厨余制造有机肥料、如何形成自给自足的社区、如何确保金钱被投放在合乎道德之处等。

罗斯玛丽也曾到过不同的战地援助战争难民,包括柬埔寨、越南、阿富汗、伊朗等。如今,她也教导难民如何设计可持续的社区,“永耕文化让一个经历战争创伤的社区得以重建社会架构、获得食物与净水来源、以及处理有毒的废弃物。”

她解释,永耕文化的核心在于重新设计城镇里的农业地,让城镇里的人得以自给自足,而无需从大企业身上取得生活必需品。“并非我不满大企业,而是大企业只追求盈利,当它砍伐雨林时,并不关注当地人的需求,也不在乎对于土地流失、气候暖化的影响。”

她指出,她在澳洲会造访小镇上的公平交易(fair trade)商店,购买当地传统手工艺者或生产者自行制作或种植的产品,而非到超市消费。

外部性:没有被计算的成本

永耕实践者认为,现今社会依赖工业化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但这个模式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毁灭。

凯特在课上向学员分享生产可口可乐罐子的故事,她以《自然资本主义:下一次工业革命》书中的说明为例,生产可口可乐罐子的过程,是比生产可口可乐更昂贵,也消耗更多资源。

凯特是澳洲市镇理事会的职员,但也积极到国外宣扬永耕文化与实践方式。

书中阐述,一个罐子在澳洲被提炼后,分别运送到德国、英国、瑞典加工,也有来自法国、英属哥伦比亚、西伯利亚的加工品,最终运到美国送到消费者手中。然而,消费者花几分钟喝完可乐,瞬间便遗弃了罐子。书中指出,美国每年所抛弃的铝罐,足以每3个月便替换美国所有商务飞机机件。

凯特诘问在场的学员:“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罐子需要运到多个国家,一起分工制成,为什么可口可乐的价格只需要两令吉呢?”

她说:“每个物品都有它隐藏的制造史,它所造成的影响、所消耗的资源都没有被计算入可乐的两令吉里。”这些没被计算的成本,经济学称为“外部性”,不被消费者承担,却被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共同承担。

书中也举例,生产一个半导体的同时,也制造了比一个半导体重10万倍的垃圾;生产1公升的Florida橙汁的同时,需要耗费2公升汽油和1万公升水。这些工业生产的产品,都无形地为环境造成更多负担。

凯特表示,马来西亚有45%的废弃物是厨余、18%是玻璃、6%是铁、7%是纸类以及24%是塑料。然而,这些废弃物当中只有2%被回收,其中56%被掩埋、42%被焚烧。

“要针对马来西亚主要的废弃物——厨余,便需要通过制造堆肥。我们可以在家中制作蚯蚓堆肥,减少垃圾的同时,也增加了有益的肥土。”堆肥让有机物都能够回归大自然,而非沦为厨余垃圾。

至于其他废弃物,凯特则分享作为一名永耕实践者减少废弃物所采取的5个步骤,即再思(rethink)、拒绝(refuse)、减少(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指的是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澳洲开始盛行租车服务,即是以买卖一个服务,来取代买卖一辆车。”

消费,是对企业的信任投票

另一名导师格里塔则分享,自己如何谨慎地消费,因为自己花在产品的每一笔钱,便是对于企业的投票。“每个决定都是你正在做的选择,你每花1令吉,便是对这个企业投一次信任票,表达你对某种价值的认同。”

她认为,大众不该感到无力,因为个人有权力决定把钱花在哪些组织或企业上,而这些组织怎么使用消费者付的钱,都深深影响我们的社会。

格里塔来自西澳,自小受家人熏陶,热爱种植作物,成熟后的作物成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格里塔以国际社会的撤资(divestment)策略为例,说明投资者通过原本投资或储存在银行的存款抽离,进而向银行施压。例如,避开投资化石燃料产业的银行,转而支持投资再生能源产业的银行。

在生活中贯彻永耕文化的格里塔,则说明自己在西澳长大,在家人的熏陶下,自小与大自然亲近,也在家后院种植自己的食物。她说:“因为是自己种的食物,看着它从成长结果到成为盘中食物,你参与了整个过程,也因此会更珍惜食物。”

询及她对马来西亚的观察,她说:“我认为马来西亚有很大的潜能,我发现这边有大片被遗弃的土地(abandoned soil),都没有被善用。不然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家附近耕耘自己的食物来源。”

也有学员提及,虽然认同永耕概念,但自己还在城市中生活,无法摆脱工业社会。对此,格里塔认为:“永耕不只是种植作物,它是一套思维方式,你不需要等到退休了才开始做。”

她说:“它涉及生活的多个部分,例如交通、衣着、使用的能源、消费模式等,对于环境的影响。而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去实践。”

她举例,城市的高楼林立,适合种植作物的平地较少,但城市人可以善用公寓的阳台或走廊,制作堆肥,将每日厨余化为“黄金”肥土。

左起为导师纳尔萨纳、罗斯玛丽、凯特与格里塔。(UCSI大学提供)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