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5:27pm 21/01/2022

南院

南院

“矮化中文不实” 南院举11例反驳传言

(新山21日讯)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举出11个例子,反驳网络流传有关该校“详知过往内情”高层,详细罗列许多“停办、搁置或矮化”中文及中华文化的传言。

由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发出的相关文告,也列举出该校近年来所进行的推动文化工作,包括由陈再藩担任主席的文化与社会服务委员会在去年成立;与大马世华媒体集团(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囯报等)、新加坡联合早报及早报网、印尼国际日报及国信集团联办的《东南洋讲堂》(1月22日于新加坡线下举办,3国媒体及南方大学学院脸书专页同步联播),更是为东南亚华社呈献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新创。

ADVERTISEMENT

“华风”活动疫下续办

该董事会指出,该校本着“南方磁场,活力校园”的人文理念,即使是在长达2年的冠病疫情底下,仍旧奋力展开多项线下与线上活动、讲座、国际研讨会、跨国学术合作、企业家大讲堂、南方沙龙等“华风”活动。

“正如深具中华园林色彩的华园(台静农教授题)所展现的,南方大学学院一直都是‘宽柔学村’的学术与文化高地,绝非近期网络上别具动机者编织的‘南方大学学院沉沦’。”

该董事会也提到,该校于去年酝酿多时并成立的“文化与社会服务委员会”,由2012年便进入该校担任文物艺术馆馆长的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小曼)担任主席,委员会将“”之“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文化与艺术馆”、“南方电视台”,以及和中国华侨大学“海丝研究院”联办了5届的马中“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南方之鼎人文精神奖”等,所有涉及华社与中华文化的运作单位,都统合于委员会之下,链结为资源与人员横向互补的南方“文化聚落”,力求克服过往“群岛”孤立、活动力参差不齐的现象。

“陈再藩于委员会去年举办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开章明义表达委员会追求提升校园文化生态综合效率之目标,以及筹募成立文化基金之计划。有关文化基金,在陈再藩的主持下,经已于去年10月汇收近50万令吉,超额完成初步目标,捐款主要来自多位前南大校友。”

该董事会指出,在疫情围困下,文化与社会服务委员会已在去年达成全线提升各单位活力的基本目标,包括聘请年轻学者莫家浩博士接掌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研究所于5个月内办了8场学术沙龙);马华文学馆也与中国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之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契结,在未来联办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及研究建构东南亚华文文学网络平台;该校中文系去年则与马华文学馆合作,开始在网络上联办系列跨国文学讲座。

“文物艺术馆于疫情下共办了16场《云端艺谈》,为南马10数位艺术家做了‘个人艺术专辑’。”

“在线下,艺术馆与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携手的春节榜书活动,已在这2年来成为宽柔学村的民俗品牌。”

“委员会在跨部门协力及文化基金的配置下,将于2022年务实展开多个文化项目。委员会于各文化项目中,将更注重‘线上配合线下,线上创建平台,平台衍生生态,生态促进文创’的后疫情对策,并侧重与大学科系(师生)携手,促进更多学术人员于专业范围内‘亮相发声,走出校园。”

该董事会在文告中也提到,陈再藩引去年11月与中国泉州华侨大学联办的第五届马中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线上)及即将举办的马新印“东南亚讲堂”(线上)为例,说明在冠病疫情全球化所激发的互联网远程会议与学习的成熟技术基础上,该校必能为大马乃至区域华社及中华文化扮演更具创意的重要角色。

“我们已经充份地利用互联网线上便利,于疫情下将多项校园实体活动转上云端,不但保持校园的人文温度,有者更达致人数激增逾十倍(如南院与南洋商报合作的《企业家大讲堂》转线上)的外溢效果。而这些活动,如南方沙龙、企业家大讲堂、云端艺谈、中文系文学讲座,甚至南院每年中秋的‘离开地球表面’(线上)中秋园游会,无不‘华声华语’,展现南院持之有恒的中华文化校园特色。”

“陈再藩表示,虽然有些相关单位及项目非属‘文化与社会委员会’范围,但摆事实就可刺破网上传言抹黑该院之居心。”

该董事会也在文告中表示,该校欢迎关心民族教育的人士,若有疑虑,可直接与该校联系沟通。

南方大学学院反驳外界指责的11个例子:

(1)“废除”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训中心,实质上相关课程转入“专业与推广教育学部”继续运作。

(2)“废除”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致使与中国(及台湾)大学合作交流中断,实际上即使在疫情影响下,过去3年南院与中台10所大学新签合作协议,交流合作未断。

(3)“废除”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实际上“从未有人员配置的书面,仅于2014年办过2场讲座后即未有活动。

(4)南方大学出版社归入研究生院辖下继续运作,2020年成立出版委员会监管所涉规章制度及出版内容。

(5)从未废办师长节,但2020及2021年受疫情及政府实施的行动管制令(MCO)影响未办线下活动。

(6)“南方人文精神奖”创立于2006年,并于2006、2007、2008、2011、2015及2018年共颁发6位,非两年一届,也未停办。华社去年已有推荐对象,正处于提名初阶。

(7)“人文大学堂”邀国际重量级名家莅临演讲,昔有白先勇、王鲁湘和马英九等4场,实际上已邀约新加坡郭振羽教授谈《从文化中国到文化中华》,唯受疫情影响尚未有期。

(8)指中文系“减损”3名教授,实际上3年里中文系詹杭伦教授及安焕然2名教授请辞。目前中文系有6名博导(年资8至25年)。吸引过往硕士招生不慎教训,为让中文系硕博课程能符合教育部学术规定,招生严格。

关于有传闻指出停止延长华文讲师的合约,这是不实的指控及污蔑。本校自2019年开始,陆续转换合同职员为永久职员。迄今,除了新晋讲师尚在试用期,其余的中文系讲师一律是永久职员。

其中2名中文系资深讲师更在2021年通过晋升委员会议决,晋升为副教授。

(9)“矮化”中文,“减少”《今日南方》中文页数。从第38期至今第45期,平均保持中文逾80%以上。唯第40期因学院介绍多英文稿而降至50%。另一《南方大学学报》2020及2021年,中文内容分别为90%及100%。

(10)2015年与泉州华侨大学海丝研究所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轮值年会,去年第五届(2020年受疫情冲击停办一年)转线下与线上型式进行。

(11)由郑良树教授创办的“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拥有所长室及研究参考书室(藏参考书资料万余册)两个空间,从未发生关闭研究所致使郑教授藏书“流离失所”之事。郑教授藏书属个人藏书,从未编归大学图书馆总系。2016年郑教授任内病逝,为国际汉学及南院巨大学术损失。2019年4月,郑教授家属拜访南院刚在3月中履任的郑玉美校长,表示有意收回郑教授藏书,校方尊重,细心整理归还,后来郑教授藏书迁往吉隆新纪元大学学院,成就该校汉学研究中心,也符合郑教授生前“大马汉学研究中心设在吉隆坡”的心愿。以大马华社学术宏观发展的角度,南院认为南中北3院早年热议一时的合并虽在现实面难以落实,但在学术与文化资源上还是能进行互补协力,为全国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如南院可在马华文学馆积累经年的基础上,继续为马华文学研究发挥作用。另一方,郑教授留赠南院的64幅书画作品,经于2020年获董事部批准建立郑良树教授书画珍藏馆,成为郑教授首议的宽柔学村的艺术珍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