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12:22pm 17/02/2022

柔佛古庙游神

柔佛古庙游神

从衣食媒体学术看柔佛古庙游神 探讨传统的传承与演变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从衣食媒体学术看柔佛古庙游神,探讨传统的传承与演变
庄仁杰分享这张摄于2015年的照片,一群以中老年人居多的善信,手持大香走在队伍中。(截自南方大学学院脸书直播)

(新山17日讯)活动还有许多有趣的人事物待发掘,学者以不同的角度谈游神。

第104场南方沙龙人文学术讲座《侧看柔佛古庙游神》于昨晚通过脸书直播进行,主讲人从衣、食、媒体影响力及学术研究方面,探讨古庙游神传统的传承与演变。

ADVERTISEMENT

上述的主讲人,包括: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专案助理教授庄仁杰及南方大学学院文物与艺术馆馆长陈再藩,主持人是南方大学学院研究生与研究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莫家浩。

谈到游神衣,莫家浩说,游神衣在庙会活动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而早年新山人准备的新年衣会有两套,一套是大年初一穿,一套则是众神夜游当晚穿。

陈再藩说,游神衣是从近年才开始出现,也是游神活动的特色之一,尤其为众神夜游当晚的场面创造震撼的观感。而被印在游神衣背面的商家标志,也变成一种流动广告宣传,同时为五帮会馆筹募游神津费、教育与文化基金等。

庄仁说,20年前看到的游神衣品质不太好,但从2010年开始逐渐变好,五帮会馆投入游神衣的资金更多,也获得越来越多商家捐款制作,进而提升游神衣品质。

他也在脸书直播讲座中分享2张与游神有关的照片,分别摄于2013年及2015年的众神出銮日。

他说,从2015年所摄的照片中,可见手持大香跟在队伍中的善信,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队伍中其实也有年龄未满30岁的年轻人在做着这件事。由此看出家庭信仰的传承,无需担心这份信仰消失。

他认为,如今许多年轻人以游玩的心态参与游神活动,他人无需将游神看得太严肃,因为也许这些年轻人有一天会一时兴起加入护轿组,成为其中的领袖。

他表示,从2013年所摄的照片中,可见一名没有穿上衣的男子走在队伍中,看似出现乩童附身的现象,尽管主办单位并不认可附身这回事,但无可否认游神活动依然会出现信仰与宗教元素。

不过,陈再藩认为,组织游神队伍并非易事,因此主办单位须把一些难以预测的元素减至最低,以确保游神顺利进行。

“万一蔓延开来,可能会给游神带来比较复杂的元素。”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从衣食媒体学术看柔佛古庙游神,探讨传统的传承与演变
庄仁杰分享这张摄于2013年的照片,一名没有穿上衣的男子走在队伍中,看似出现乩童附身的现象。(截自南方大学学院脸书直播)

莫家浩也分享一张善信人潮聚集在一辆餐车前的照片,并说道早年夜游是人们喝的只是矿泉水,但随着时间推进,开始出现炸物、碌碌等不同的食物,饮料种类也更多元化。

他说,游神配美食的部分,也让游神活动变得更像一场庙会,但同时给主办单位带来苦恼,因为需要处理活动结束后垃圾四处可见的问题。

庄仁杰表示,我国一般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当地周边就会出现许多小贩,因此他认为与游神有关的研究不应局限在神明和团体,而是可以扩张至人的身上,包括游客对游神活动的看法。

他认为,学者研究游神活动的题目可以扩张,研究相关机构固然好,但在聚光灯之外不被人看到的人事物,其实也值得研究。

另一方面,陈再藩认为,经过2007年由电视台前来拍摄与游神活动有关的纪录片后,游神活动终于开始走向国际化。

这也让他领悟到若想让游神活动走出柔佛新山,甚至在文化上走得更远,就要把海外媒体引来,包括邀请中港台文化人物亲自来观看。

他认为,疫情期间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互联网生态让大家更习惯远程交流,随着互联网更全球化,往后古庙游神活动还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学术活动。

“虽然每年的游神形式也许会大同小异,但全球化推广方面还可以继续推动。”

庄仁杰也说,虽然疫情前游神活动已有直播,但当时仪式进行时不会考虑到观看直播的观众。

他表示,到了近2年在疫情之下,主办单位开始会考虑到观看直播的观众,包括一并向神明祈求保佑全球善男信女。

**已签发**柔:头条之一:从衣食媒体学术看柔佛古庙游神,探讨传统的传承与演变
莫家浩(左上)、庄仁杰(右上)及陈再藩(下)分享柔佛古庙游神传统的传承与演变。(截自南方大学学院脸书直播)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