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东海岸观点

|
发布: 6:05pm 05/03/2022

黄先炳

当老师真好

黄先炳

当老师真好

当老师真好之三四四 | 黄先炳博士 · 老师也下乡

文:黄先炳博士

上周受邀谈“大专佛青社区服务”。我是这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最初的计划书是我草拟,应该够格谈这话题。佛青社区服务不是原创,而是改良,是参考80年代兴起的“下乡服务”而策划。

发起大专生下乡服务,主要是拉近城乡的教育差异,不管是对教育的认识或实践。这是场教育醒觉运动。

ADVERTISEMENT

我们的改良主要有两点:一、为了提醒大专生不要自抬身分,把“下乡”改为“社区”;二、取消“被领养”的仪式。

后来因为一些因素,我没有参与大专社区服务。多年后,我却在师范学院发起这活动,让师范生也走进社区。为了应付讲座,我召集当年的参与者以获取反馈。意外的是时隔二十多年,大家对这活动还是回味无限,并认为它对就职后的教学有很大助益。

其一,为了办这个活动,当年他们用了3个月时间筹备,接触了不少社会的精英,给予他们启蒙。抱着共同的意愿筹办活动更增强了凝聚力,共事更有默契,以致在毕业后,他们还可以组团协助学校办活动。

其二,因为他们对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孩子共处的时候,更清楚要做什么,不只是到乡区“服务”而已。当年我们以写作为目的,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扣紧所接触的事与物思考、沉淀、表达。结束前的村民聚会,不是文娱表演,而是孩子的文字飨宴。参与者都表示,这一次的活动,让他们更知道如何教作文。

其三,由于活动期间的融洽气氛和共识,致使后续活动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进行,无需刻意安排。二十多年后,听着当年的参与者报告他们接触的“家庭”的概况,分享着谁当了教师,谁出国留学,谁事业有成,是最大的告慰。

今天,这样的活动是不是还有存在的价值?肯定的。尤其是现今的孩子已经习惯“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生活方式,更加需要有“外人”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帮助他们成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