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这些人,那些事

|
发布: 2:45pm 24/04/2022

老巴刹

老巴刹

这些人那些事|迁入咖啡店延续老味道 銮老巴刹情怀永在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美都巴刹后方可见民众穿梭,好不热闹。(网络照片)

说起居銮在上个世纪60至90年代的车水马龙景象和美食特色,就一定离不开老居銮口中的,因为有一种乡愁和特色味道,就叫做“老巴刹”。

在60年代,居銮市区只有位于张秀科街的美都巴刹(俗称“老巴刹”)。随着时代变迁,这座巴刹虽已不复存在,但“老巴刹”作为居銮老招牌和老味道的象征却至今不变,这样的情怀也一直都在。

ADVERTISEMENT

20世纪初期,老巴刹仅存的熟食档口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拆迁,也依然选择同在一起,以老巴刹咖啡店的形式延续巴刹精神。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美都巴刹每逢农历新年都出现车水马龙的景象。(叶国运提供)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这些人,那些事〉,要带读者回顾居銮美都巴刹在当年的热闹景象,寻找居銮老味道的故事。

根据资料,当年的美都巴刹有4栋简单的建筑物,可分为熟食巴刹和湿巴刹2个主要部分,分别有杂货档、肉类摊位、蔬菜档、水果档、海鲜档、熟食档口和成衣档等,是居銮人采买的重要地点。

逢年过节美都巴刹必定车水马龙,摆卖蔬菜和肉类的各个档口还会延伸到巴刹外。美都巴刹原址位于现在的居銮大众银行,从后方的停车场一直到居銮客家公会会所,都会摆满各式各样的小摊位,不管是合法或非法小贩都聚集在这里。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六七十年代美都巴刹人来人往的场景。(叶国运提供)
衣食住行离不开美都巴刹

当时居銮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美都巴刹,而美都巴刹旁边正是美都戏院,附近也有一家加冕戏院,每天都必定会出现人潮,在看电影前后到美都巴刹的熟食中心吃饭或喝茶。

熟食档口方面,从这里走出来的居銮老字号众多,包括陈利成咖啡店、永珍面店、荣记烧腊、老巴刹鱼丸面、摩达咖哩面、乐群鸡饭、老巴刹牛肉面、九龙饭店、新广东饭店、元记牛肉面、玉记云吞面、华记云吞面和坤记粥档等。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三大民族的小贩和小商家推着三轮车,到毛申律大街店屋和老巴刹中间的小巷摆档,形成热闹景象。(叶国运提供)
老巴刹80年代末拆除
仅剩2排熟食档口强撑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美都巴刹变老了,居銮也开始出现其他的巴刹,如甘榜巴野巴刹、位于联城花园的公共大巴刹等,而美都巴刹逐渐式微,渐渐地成为居銮人口中的老巴刹,最终在80年代末拆除,仅剩下2排熟食档口在原地强撑。

但当时已经老旧不堪的美都巴刹熟食档口,也面临业主将产业卖给私人企业,随时可能拆迁的命运。

根据民众叶国运透露,政府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将美都巴刹所在土地收回,并且批给柔佛机构有限公司;迈入千禧年后,这片土地卖给了一名发展商,而后建设了一排4层楼的店屋,最终由大众银行等商家进驻。

但是,美都巴刹虽然已经消失,但属于老巴刹人的情怀却至今没有消散。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简单的布棚和桌椅,小贩就在美都巴刹撑起了一家的生计。(叶国运提供)
吴开鑫在巴刹内长大

当年美都巴刹熟食档口随时面对拆迁,仍坚守在原地的一批小贩在新业主的召集下,一起迁入了隔壁的商店,咖啡店也直接取名为“老巴刹美食中心”。

咖啡店管理人吴开鑫掌管着店内的茶水档口,每天为来来往往的客人泡咖啡,甚至熟知每一位老客人的口味和喜好。

他从小就在美都巴刹内长大,咖啡档口原本由爸爸经营,但爸爸在他5岁时就去世,档口转由妈妈接手经营,而他从十多岁就开始学泡咖啡茶水,之后接手妈妈的生意,一泡就泡了几十年。

他说,早期的美都巴刹有各族小贩,最热闹的时期是在60和70年代,当时加冕戏院小贩中心尚未设立,附近一带只有美都巴刹有较大规模的熟食档口。

“因此美都巴刹除了是购物首选,更也是几个电影院如建国戏院、加冕戏院和美都戏院观众看电影前后的好去处,所以美都巴刹从早到晚总是热闹的。”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吴开鑫:老巴刹人至今依然维系着很好的感情。
妹夫出资开设“老巴刹美食中心”

他透露,美都巴刹在90年代就只剩下2排熟食档口,拆迁的传闻不断,最终小贩也只能各自寻找去处。

他说,妹夫眼见大家不知何去何从,最终出资在丰盛港路和张秀科街转角处开设“老巴刹美食中心”,并交由他打理,多个老字号档口也一起在2002年迁入,包括牛肉面、鱼丸面、美中美咖啡粉等。

“迁入‘新’地点也已经有20年了,大家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聚集在一起,就如老街坊一般感情不散。”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老巴刹牛腩粉的招牌,陪伴张惠香烹煮一碗又一碗的古早味,而这也是许多游子心心念念的老味道。(锺传颖摄)
张惠香:搬入美食中心
坚守老巴刹牛肉面招牌

至今仍在老巴刹美食中心经营牛肉面生意的张惠香说,她嫁入吴家时,家翁和家婆就在美都巴刹卖牛肉面,而她在儿女渐渐长大后开始到档口帮忙。

她说,丈夫和兄弟姐妹都在档口帮忙,在离开美都巴刹后也在新山和居銮开设分店,如今除了居銮元记牛肉粉外,就剩下她依然坚守老巴刹牛肉面的招牌。

已经70多岁的张惠香说,早期的巴刹非常热闹,一早就有许多小贩和民众忙着营业与购物,也有看电影的食客光顾。

但她指出,巴刹在90年代拆除后,就仅剩下熟食档口坚守原地,但档口的卫生状况已经相当差,直接影响了客流量。

她随后跟着其他摊主搬入老巴刹美食中心,如今70多岁的她依然坚持开档,每天和老朋友唠嗑,感受老街坊的热情。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老巴刹鱼丸面的老招牌,陪伴了几代老巴刹人。(锺传颖摄)
陈国昌:当年巴刹热闹非常
熟悉邻居 也是竞争对手

老巴刹云吞面摊主陈国昌受访时指出,他的档口从母亲转给兄姐经营,如今他们都退休了,就由他继续经营。

陈国昌说,当年巴刹内非常热闹,大家除了是熟悉的邻居,也是竞争对手。

他笑言,老巴刹的小贩之间互为朋友的不少,但互为竞争对手也会有争吵的时候,非常热闹。

旧时的热闹在时光荏苒下逐渐褪去,时代的巨轮不断前进,但属于老巴刹的温度和故事并没有消退。也许时间会流逝,但老居銮人对老巴刹的记忆,还是通过味蕾继续传递。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陈国昌坚守云吞面档口,传承老巴刹的独特美味。(锺传颖摄)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拆除前的美都巴刹外观。(叶国运提供)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当局在80年代末拆除美都湿巴刹的旧照。(网络照片)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从十多岁开始学习冲泡咖啡的吴开鑫手艺纯熟,所冲泡的咖啡是许多老居銮人指定的味道。(锺传颖摄)
柔:这些人那些事(4月25日刊):居銮人的老巴刹情怀
叹一杯咖啡,吃一碗鱼丸面,老巴刹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记忆却通过味蕾继续传递。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