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7:10am 12/06/2022

邊緣評論

安焕然教授

《炎方丛脞》

《百年墨踪:马来西亚水墨画艺术发展及其人物研究》

《陈修信与马来西亚华社关系研究(1961-1974)》

邊緣評論

安焕然教授

《炎方丛脞》

《百年墨踪:马来西亚水墨画艺术发展及其人物研究》

《陈修信与马来西亚华社关系研究(1961-1974)》

安焕然教授.几本“马华”出版的新书

安焕然教授

这两年来,本地其实出了不少新书,而其销售也有一定的通路网络。尤其是线上的网络推介,网络购书,成了一种新常态。实体书店恐怕都要“线上线下”同时操作,才能“存在”下去。

ADVERTISEMENT

经历防疫严峻的两年,很艰辛,也出现不少新生态,其中一个就是写书和阅读。这两年来,本地其实出了不少新书,而其销售也有一定的通路网络。尤其是线上的网络推介,网络购书,成了一种新常态。实体书店恐怕都要“线上线下”同时操作,才能“存在”下去。

等待书寄的邮包,成了爱书人的一种期待。在防疫严峻期间,当初或许只是朋友群里的“友情支持”,担心独立书店撑不下去。没想久而久之,倒是成了一种购书习惯。即使偶尔还是会到书局逛逛,一些本地出版的书,网络促销,支持“本地货”,通过邮购方式买本地书,倒成了一种“主流”趋势。

在权争角力,亟亟权谋结盟竟而诚信破产,政党政治理念苍白,政府政策无为,民众政治冷感的当下,开卷有益,还是读书好。2021年底,2022年初,本地出了两本很厚重的中文书,即使新书优惠价也要一百块一本,却不假思索,都邮购买了下来。其中一本,就是文坛老前辈张景云的新书,下单邮购,前后三天,邮寄的书就收到了。

买张景云的书,不是因为对作者的文字有大惊喜(毕竟已是熟悉张生的文字,有他的风格和个性),而是一份对文化界长者的尊敬和支持。这是一本关于东南亚地缘政治历史之书写。张景云的文字是优美的,只是有时需要反复推敲他在讲什么。既是地方志书写,亦是历史“随笔”;阅读历史,又像是在阅读文学,“文史不分”。连书名“炎方丛脞”,还真要发挥联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又如书中〈卷首语〉:“炎方云云,那不也是大中华中心文化心理的遗风吗?宅兹中国。殊方未远。炎方坐南。”一时间还真“不知所云”,却有“意境”。手握这本书,500页。喜欢的是这本书的质感。美编一流。大马中文书能有这样的高水平,实属难得。100令吉,值得。

第二本“重磅”出版的书,是梅德顺的。同样也是新书优惠期100令吉一本(原价120),我也下单邮购了。相对于张景云的新书,这本书实在太厚了,近八百页。如果能分成两册或三册出版,会比较方便阅读。太多图片挤在同一页,每页的上下左右空白处也太少。作为一本讲美术史的书,在美编上老实说有待加强。惟买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大马水墨画有哪些特色。讲是中西合璧吗?中国水墨画史早有大师。讲“本土特色”也不应只是画画南洋素材吧!那大马水墨画有哪些才是自己独有的特色呢?就个人观感,如同这本书特辟的一个章节:大马水墨画和社会脉动的关系很是密切。我觉得这一点是值得重视的。这本书很厚,要慢慢消化。

第三本想点评的书,不是邮购,而是作者赠书。那是拉曼大学学院出版,方奕鸿所写的。这本书源自作者的同名硕士论文。作者曾是何国忠的政治秘书。夹处种族政治之中,诚如他在书中自序所说的“做陈修信的研究好像是为了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曾“有机会进入政府体制内参与处理华教事务,发现种族偏见与误解普遍存在于朝野,让许多简单的事务复杂化,并打上了死结。这种情形使我沮丧,也促使我去思考。”

陈修信是谁?说实在的,要把书中人物陈修信给写“好”,还真不容易。作者有意识的把陈修信的经济作为,与其华教所为、华教认知,分开来谈,希望给予书中人物一个较为“持平”的评价。然而就国家经济发展上,这个人还算是有作为之人,但在华教问题上,老实说,根本就是认知不同(甚至对立),平行线上的两派人,没对话的交集,完全没得谈。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没得谈”的格局,好像也没太大的变转。在很多“华教人士”眼里,自古正邪不两立。这是书中人物的格局,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种族政治下的格局。格局也就决定了结局。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