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只是建議

|
发布: 7:20am 15/07/2022

冠病

何建兴

只是建议

忧郁症

《医识力》

冠病

何建兴

只是建议

忧郁症

《医识力》

何建兴.疾病污名化

何建兴

要避免更多的疾病污名化事件上演,就要更多地了解不同疾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道听途说。须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道理,否则只会造成有病的人更不敢去求医而酿成不必要的悲剧。

ADVERTISEMENT

污名化指的是一种标签,即表明被标记的人具有不受社会接受的负面属性,从而对他个人的价值受损或社会身分被贬等。根据资料,污名这一词源自古希腊,指刻或烙在一个人身上的符号或标记,比如罪犯或一些身患当时绝症的人,那么现在污名化是否仍存在呢?答案是更严重,而且是被滥用,尤其是一些心理疾病如,甚至就连肥胖也被污名化。

先从忧郁症说起,之前曾访问精神科医生,他给予的解释如下,正如每个人会因一些病因出现伤风、咳嗽或发烧等生理方面疾病,而忧郁症亦是如此,只是它属于心理方面的疾病,就这样而已。可是因为污名化的缘故,这些年来只要一听闻忧郁症这三个字,很多人就是把它视为“精神病”、“自杀”、“有暴力倾向”、“一定是你想太多了”、“是你太差劲了”、或者是“谁谁谁性格很内向”之类。纵观以上的形容,只有2个是正确而已,那就是忧郁症确实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而且若延迟就医,确实会演变成自杀的悲剧。

那就回到一个很现实的层面了,假如一个人出现伤风、咳嗽或发烧症状时,身边人会怎样看待呢?当然是会关心他及嘱咐他多休息,必要时去看医生,可是为何当一个人出现忧郁症的症状时,身边的人要么退避三舍,再不然就是在背后指指点点,却没想到他就是一个病人而已,只是他生病是在心理方面,而他需要的也是关怀,尤其是身边人的关怀,以及及时求医。

爆发前,根据数据在这地球的不同角落,每40秒就有一人选择了自杀,年龄层以15至29岁为多。是的,你没看错,15岁尚在中学阶段的中学生也可能会自杀,而大部分自杀的男女生前都是患忧郁症所带来的伤害,因此若现今继续把忧郁症给污名化,那接下来将会看到更多下一代因忧郁症而走上不归路。

所谓病从浅中医,忧郁症亦如此,那该如何辨别初期的忧郁症呢?精神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如果连续两周一直闷闷不乐、无法如常享受自己喜欢的事物、无法工作或念书、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一直感觉很疲累哪怕睡了15小时、无法入眠(长期失眠)、对工作失去热情、无法进食、无法专注、出现负面思想、对人生失去希望、出现幻觉、不断涌现自杀想法等。当一个人出现5个以上所提及的症状即可归类为初期忧郁症,如果更多症状及时间长,那就会变成中度甚至严重阶段,此时甚至会出现幻觉和自杀倾向,为此医生劝告若觉得自己压力重重,情绪已影响了生活素质,就是求医的时候了。

今时今日,医学界对忧郁症的研究还在持续中,但有发现是与大脑的血清素缺少有关,比如一个人面对骤然失业、家人逝世、生活严重挫折、来自充满暴力的家庭、恶劣的社交环境、贫穷以及思想内向等都会造成血清素比正常人来得少,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忧郁症绝不应该被污名化,它只是一个人的心理生病了。

必须强调的是,忧郁症患者其实更需要的是周遭人的关怀,所谓的关怀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指指点点,而是陪伴及倾听,正如医生所提及“与自杀的人谈自杀并不会激怒他去自杀”,当一个人有自杀倾向时,适时和他聊天,让他感觉有人关注及分散他自杀念头,对于防止自杀有很大帮助。

不过因为对忧郁症诸多的误解,以致出现有人“滥用”忧郁症现象,怎么说呢?就是左一句“我很郁闷,我有忧郁症”或右一句“我想自杀,因为我有忧郁症”之类。之前就曾在热线接到一位读者来电,他一开口就声称自己有忧郁症,然后一直申诉自己很惨,“尤其是看到其他人成双成对时更觉得自己很惨”,最后还问我该怎办?在深入了解他的情况后,原来是他已失业一段时间,然后身边也没人可倾诉,于是就怀疑自己有忧郁症了,但到底是不是血清素比正常人少呢?没人知道,之后我建议他尽快去住家附近的政府诊所见医生,因为目前政府诊所的医生也能对忧郁症进行初步诊断。

再来是一位啃老族亲戚,尽管已是中年大叔,但打工心态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竟然有亲友怀疑他可能有忧郁症,在获悉后我也不知该给什么反应,仅从他的生活作息,估计是懒惰的可能性更高吧!

最后一个要谈的就是肥胖,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污名化例子。肥胖的因素可以是生理如内分泌失调或生理方面多吃少动而造成,肥胖并不意味着动作迟缓或油腻腻的,甚至会占人便宜等,可是从小时所接触的漫画如哆啦A梦开始,就有意无意地把肥胖的人视为欺负弱小的坏人,甚至在不同电影或连续剧中,饰演坏角色的必然是身材稍微肥胖的演员,这岂不是对肥胖的另一污名化例子吗?

要避免更多的疾病污名化事件上演,就要更多地了解不同疾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道听途说。须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道理,否则只会造成有病的人更不敢去求医而酿成不必要的悲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