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谢伟欣:烟花炮竹的 “禁” 与 “放”
烟花炮竹的“禁”与“放”,常在年关将至时被提起。
ADVERTISEMENT
过去,不管政府及警方如何放话禁止佳节燃放烟花及炮竹,但每到佳节四处传来震耳的烟花炮竹声,都彻彻底底的“打脸”禁令。
过去,政府及当局基于燃放烟花炮竹屡发生意外事故。但每逢佳节燃放的烟花炮竹却从未减少,且意外事故依然发生。政府禁止售卖烟花炮竹,数十年来,许多非法走私集团仍有办法通过各种管道非法进口及公开售卖。
确实,比起“禁”,合法化让民众燃放烟花炮竹,显然是更实际做法。
合法化后,所有进口的烟花炮竹都需要通过执法单位审核及批准才能获得执照,且政府可更有效管制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政府还可赚取进口税收。
燃放烟花和炮竹,是从民间传说“年兽”而来。传说,有一只怪兽,专在迎新之际出来祸害人类,故此每到了年末岁首,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挂上红彤彤的对联、灯笼,并燃放起鞭炮,企图吓走“年兽”。
年兽,是什么怪物,长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对于传说,有人信,也有人不信,认为它是编出来的故事。不管信不信,燃放烟花炮竹已成为华人过年的习俗。
如今,这项习俗已不再是华族的专利,不管是开斋节、达雅节、圣诞节或元旦,都可看到各族同胞以燃放烟花炮竹迎接佳节,更是增添了佳节的气氛。
比起赶走“年兽”,人们更渴望在辞旧迎新之际,燃放一场烟火秀,迎接新的生活,将一切不好的留在过去一年,用璀璨的火树银花迎接美好的未来。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谢伟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话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