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对的人,才能把事情办好。找到最好的人才,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正是大马输掉的主要原因。不把正确的人选放在适当的位置,一切看似完美且充满愿景的政策,若不以失败收场,终将只是不温不火。
ADVERTISEMENT
80年代的时候,大马的政治人物不时还存有和新加坡争一日之长短的志气,反观今日,只剩下遥望的羡慕眼光。去年大选期间,一两位柔佛州的候选人,提到要让柔州子弟无需到新加坡工作,不用每一天早晚艰辛地往来两岸,留在家人身边谋生就可以过美好生活。这本来是一个很有远见的观点,可惜却淹没于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喧嚣中。
国内专才拥有制定前瞻性政策的能力,这一点不输其他国家。不提80年代的工业化政策,之后还出现过宏伟一时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以及生物科技、数字经济等等大方向,都堪称与世界接轨且是与时并进的部署。
翻阅那些洋洋洒洒的政策文件,真的以为美好的春天即将到来,国富民强。
然而,政治领袖可以制定如此完美的政策大计,宣告天下后,却往往在执行时漏洞百出。之后,更因后劲不足而不了了之,或只取得不汤不水的效果。国家也一直卡在中等收入陷阱达数十年之久。
既然国内拥有可以提出很好政策的专才,而政治人物也很开明地接受这些看法,一切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为何却在最后草草收场?
看看新加坡,只要新趋势一出现,它马上做出回应,制定有利政策,以免被抛在后头。新加坡在制定好政策后,后劲十足,全力以赴,一鼓作气。不少政策最后达标,甚至超越了预期的目标。
同样的政策,为何一方成功,另一边却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大马在什么地方输给新加坡?
当年新加坡在发展生物科技的时候,有个流传的说法是,岛国的研究机构,几乎挖空了当时在哈佛大学的生物科技人才,招揽了那些研究最前沿的人才。用的手段是高薪和充足的研究经费。在提供这些优厚条件后,岛国成功开始了世界级的生物科技研究计划。尔后,这些研究也开花结果,为岛国人提供高价值的高科技就业机会。
新加坡求才若渴的态度是世界举世无双的,也不只是在科技方面,而是各个研究学科,包括人文领域。其国立大学向全世界开放,只聘请世界上最好的学术人员,也发放全额奖学金给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生。早前,获得奖助学金的博士生,在还没有毕业就获得该国永久居留的函件。
反观我国,吸引了部分国际博士生后,运用大量资源培训了他们,却没有提供让他们留下来的条件和机会。
找到对的人,才能把事情办好。找到最好的人才,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正是大马输掉的主要原因。不把正确的人选放在适当的位置,一切看似完美且充满愿景的政策,若不以失败收场,终将只是不温不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