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马再次合作,政治人物的合纵连横也好,政党的拆散重组也罢,都将趋向常态化。政治不稳定,会是我国政治的新常态,我们都要适应它,在政治可能出现的不稳定中,力求进步,毕竟政治稳定不是绝对的价值。
ADVERTISEMENT
安华经历无数起伏转折,终于坐上首相大位。另一位充满戏剧性,经历无数峰回路转,才坐上首相大位的,就是慕尤丁。
“喜来登行动”前,慕尤丁是“想做财政部长的内政部长”,因为马哈迪把财政部长职给了林冠英。
后来的“喜来登政变”,慕尤丁跑赢马哈迪,成为“喜来登政变”的大赢家,而马哈迪成为政变的第二大输家,最大的输家是人民。
慕尤丁和马哈迪,曾经是盟友,后来是敌人,他们现在互相示好,愿意抛下歧见和怨恨,声称一起为马来人和穆斯林而战。
慕尤丁挟着国盟的高人气,地位今时不同往日,而马哈迪则在第15届全国大选,栽了跟斗,对战国盟候选人时,连按柜金都保不住。因此,现今两人的结盟,跟之前同盟时期不同,两者位置明显有变,主辅关系对调。
即使马哈迪已年迈,去年大选也吃了败仗,但这次主动向慕尤丁示好,合组慕马联盟,对国盟依然有加分作用,因为:
一,任何马来或穆斯林政治人物主动加入国盟旗帜之下,都有利于国盟进一步擦亮穆斯林大团结的品牌。更何况,马哈迪是相当具有威望的前首相,在整个马来西亚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如果国盟能够连带集结所有团结政府以外的马来领袖,比如巫统领袖,国盟在马来社群的声势将会更加浩大。
二,国盟在来临州选,也没有必赢的把握。希盟与巫统的联盟,有中央执政和调配资源的优势,占据主导权。国盟如果能招揽非宗教色彩的马来政治领袖,有利于国盟吸纳马来中间选民。马哈迪的主动投靠,慕尤丁的不计前嫌,不只证明国盟在穆斯林社会的号召力和崇高地位,也带出国盟愿意为了马来人议程而宽宏大量的讯息。
来临的州选,是慕尤丁和安华的肉搏战。每一席对双方都重要,慕尤丁或国盟应该不会分配议席给马哈迪领衔的土著权威党。而马来人大团结的操作,可能适得其反的刺激希盟支持者的投票欲望和危机感,拉高整体投票率。
慕马再次合作,政治人物的合纵连横也好,政党的拆散重组也罢,都将趋向常态化。政治不稳定,会是我国政治的新常态,我们都要适应它,在政治可能出现的不稳定中,力求进步,毕竟政治稳定不是绝对的价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