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塑造学生的性格,那就必须从生活的各个层面教育学生,其中课室清洁值日表就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生存技能等。
ADVERTISEMENT
记得上小学时,我很害怕上厕所,因为里面的灯光昏暗,地上总是积水,空气总是弥漫一股浓浓的尿臊味。长大后,我很讨厌上公共厕所,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厕所的肮脏程度简直令人作呕,若不是情非得已,我是不会踏进去的。
某日去中马知名的动物园游玩,突然肚子痛,幸好不远处有一所卫生间,但一走进去,我立马打起退堂鼓,现在想起都觉恶心,因为里面的3间厕所里,其中两间的马桶里布满粪便,只有无障碍厕所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我唯有尝试去找另一间厕所,但跑了一大段路却徒劳无功,于是只好返回原先的卫生间,硬着头皮走进无障碍厕所,先用水清洗满是泥沙的地面和马桶盖板后才如厕。
公共厕所卫生情况糟糕反映人民的公共意识与责任低落,如厕后没有冲水、任由尿液残留在厕所盖板上、将厕纸丢在地上、踏上厕所盖板、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等的恶劣行为已是屡见不鲜。
厕所卫生问题的存在也显示有人在使用公共设施时只注重自己的便利,丝毫未替后来使用者着想,也不体谅厕所清洁工人的辛劳。
厕所的整洁看似小事,但其实会影响国家形象,尤其是在旅游胜地,肮脏的厕所会使游客留下不良印象,以为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否则怎会连厕所的卫生都无法管理好,而这是文明国家不应出现的情况。
前首相敦马哈迪也曾表示,他对国内公共厕所的肮脏与臭气熏天状况感到羞耻,并认为厕所的干净程度反映了国人的态度,而实际上国人应对此感到羞耻。
我始终认为人民应该接受正确使用厕所的教育,而且是从小开始,以免长大后成为厕所的破坏王。令我感到欣喜的是,首相安华最近提出,学生们也应负责清洗学校厕所,以栽培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部也在较后回应说,该部将在近期内落实学生洗厕所计划,以让所有的学校厕所在2025年底达到最低3星标准。
有关建议引起社会热烈讨论,褒贬不一,其中有家长认为学生去学校的目的是好好学习,洗厕所应是清洁工人的工作。
其实学习不限于在课堂念书和做功课罢了,若要塑造学生的性格,那就必须从生活的各个层面教育学生,其中课室清洁值日表就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生存技能等。
清洗厕所不过是新加入的其中一个清洁任务,那为何会遭到部分人的极力反对呢?这可能与公厕一般上让人觉得是肮脏的地方有关,以致有些家长不忍心看到孩子的双手被弄脏。但反过来思考,为何公厕会让人产生负面印象,其中的原因就是民众缺乏公共卫生意识。所以,从小培养学生,以便将来改善公厕情况,那不是一件好事吗?
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会在洗厕所的过程中滑倒或弄湿衣服,那校方大可实行妥善措施,比如安排教师监督学生、让学生穿手套、准备消毒液、允许学生洗厕所时换上居家服等,以消弭家长的疑虑。
学校是群居之地,有如社会的缩影,所以让学生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期望他们了解洗厕所的辛苦后,不再抱着有清洁工人就无须理会公厕卫生情况的心态,也让他们未来成为文明的公厕使用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