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6:48pm 27/07/2023

中国外长

秦刚免职

秦刚去哪了

中国外长

秦刚免职

秦刚去哪了

仍属党和国家领导人 秦刚免职疑问比答案多

秦刚China Politics
有分析认为,秦刚仍未从中国国务委员一职中消失,可能代表秦刚事件未有最终定案。(美联社照片)

(北京27日综合电)喧腾一个月的“”答案虽然揭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了秦刚的外长职务,却保留了他的国务委员,即他仍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个结果,看似给了外界答案,但留下来的疑问,比答案多。

英国《金融时报》周三报道 ,研究中国菁英政治的咨询公司Cercius Group执行长帕耶特表示,秦刚仍未从中国国务委员一职中消失,可能代表秦刚事件未有最终定案。

ADVERTISEMENT

澳洲智库罗伊研究院东亚事务高级研究员马利德表示,秦刚仍然留任国务委员可能只是一个程序,下个公布可能来自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指秦刚正被调查。

不过,最让人错愕的是中国外交部官网的诡异操作,在秦刚被免职的消息传出后,他过往任职的讯息都被外交部官网连夜全部删除。

港媒:问题或比想象中更严重

香港01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似乎反映出秦刚的问题会比不少人的想象更为严重,也许不止是7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的“健康原因”那么简单,或者说已经严重到不能担任外长、连正常任职讯息都不能在外交部官网保留的地步。

香港01指,直接层面来说,秦刚被免外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秦刚担任外长的时间非常短暂,通常不至于能那么快产生较大实际影响。秦刚从2022年12月30日升任外长,到2023年6月25日开始从公共场所消失,再到7月25日被免,他担任外长的时间只有半年多,能对外交系统的人事、工作、政策产生的影响相对有限。

但文章认为,从间接层面来说,秦刚被免外长的影响相对较大。这里至少包括两处影响,一是他长时间从公共场所离奇消失,持续缺席多个本该由他参加的重要外交场合,直到被突然免职,外交部自始至终都未正面回应和解释原因。这对于一个多年以来都在倡导政务公开的国家来说,难以自圆其说,会让外界对中国政治的透明度产生疑虑,进而让海内外流行的对中国意识形态化认知的声音更为盛行。

再者,秦刚的仕途有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短时间内快速被重用,从副部级的驻美大使到副国家级的国务委员,只用一年多时间,然后坐拥最年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头衔仅3个多月时间,便突然从公共场合消失,乃至被免外长职务,这难以避免会让外界不少人对中国人事任用制度产生忧虑。

秦刚绯闻没被禁删文不寻常

另外,有关秦刚的八卦传闻堂而皇之地在中国国内网上散播,不像其他中共高官的绯闻般,没有被禁被删也不太寻常。

中央社评论文章指,中共建政至今,绯闻只会是官员因政治或贪腐问题而下台、定罪的“标准配菜”,很少有高官是只闹出绯闻而下台的;如果是常见的贪腐,理论上,中纪委会先通报,再由人大常委会免职,采“先党规后国法”的惯例处理;而如果真是“里通外国”的叛国罪,以习近平的作风,秦刚早就锒铛入狱了。

文章指,人大常委会25日通过秦刚被免去外长职后,中国网上立刻有人找出秦刚6月间出席国务院会议时无精打采的模样,引起热议。但为何秦刚这段画面这么快就被散布,再证诸中国外交部先前找出的“健康”借口,似乎值得推敲。

“健康因素”或是最佳借口

在维护习近平颜面及尊严的考量下,也许可以设想,秦刚最后“软著陆”的可能性最高。其中,“健康因素”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借口,因为这是唯一不会损及习近平的借口。

中央社文章进一步称,让秦刚黯然失去外长宝座的最主要原因,不像是外传的八卦绯闻(但不代表没有),也不像是健康原因,也不太像是贪腐、甚至更极端的“里通外国”等叛国罪。最可能的,似乎是涉入或被牵连进政治错误,或是工作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习或用“大事化小”方式处理

文章认为,秦刚仍留著国务委员身分,是习近平用“大事化小”的方式慢慢处理秦刚,除了力保这个一手提拔的亲信,更重要的是,动作大了、出手狠了,痛的是秦刚,伤的是自己。

倘若,只免去秦刚的外交部长只是缓兵之计,习近平最后坚持要大义灭亲以维纲纪,置自己的颜面及尊严于脑后。那么,除了大火快炒迅速查处外,也有可能采拖字诀,每隔一段时间再静悄悄地分阶段处理,如此一来,秦刚就可能得在秦城“硬着陆”了。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香港《明报》指出,依据中国官场惯例,官员纯因“健康问题”以至无法履职的概率很小,很多个案规律显示,最多的是政治上出事,其次是经济上有问题、闹桃色新闻。他强调无谓去猜原因,且就算公布“也不一定是真的”;惟事件透出在中国官场内部,官员选拔任免过程难寻公开透明的制度或原则参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