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12:00am 13/07/2022

無私捐贈骨髓 為血病病人帶來曙光

市场情报

骨髓移植是醫治血癌病人的方法之一。倘若病人的骨髓與兄弟姐妹無法成功配對,那麼病人需要在人海茫茫中,直到遇上配對吻合的志願捐贈者出現,或是透過骨髓資料庫尋找適合的捐贈者。

其實,人體的骨髓每天都會新生,因為骨髓就是造血工廠,它負責為人體制造血液。骨髓移植是醫治血癌、血液疾病、淋巴癌或骨髓癌病人的方法之一。

梳邦再也醫療中心(Subang Jaya Medical Centre)血液腫瘤專科醫生吳世清表示,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簡稱 BMT)最主要的目標是使用最高劑量的化療,在配合或不配合放療之下,摧毀所有癌細胞。接著,使用事先採集的幹細胞,以恢復骨髓造血的正常功能。

梳邦再也醫療中心血液腫瘤專科吳世清醫生

近年來,骨髓移植已被更廣義的名稱——“造血幹細胞移植”(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簡稱 HSCT) 所取代,涵蓋其他除骨髓以外可供移 Ct r植的造血幹細胞來源,包括“周邊血幹細胞”和“臍帶血”等。造血幹細胞是位於紅骨髓內的幹細胞,它負責製造所有血球細胞的功能,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

骨髓移植分為同種異體移植、孖生骨髓移植及自體骨髓移植。同種異體移植(Allogeneic Transplant)通常由基因接近的家庭成員所捐出,如果捐贈者與病人非親屬關係,這情況稱為“非親屬配合捐髓者”(Matched Unrelated Donor,簡稱 MUD),適合年齡介於60至65歲的病人移植。

“孖生骨髓移植”(Syngeneic Transplant)顧名思義使用病人的同卵孿生手足的幹細胞;“自體骨髓移植”(Autologus Transplant)是從病人體內取出骨髓後,再重新注入自己的骨髓,自體骨髓移植通常是使用於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

病人接受自體骨髓移植的優勢是迅速死亡的風險率較低,適合更年長的病人如介於70至75歲。因為病人不會出現移植器官排斥現象,無需接受抑制免疫系統治療,所以出現感染機率較低。

由於移植器官沒有出現排斥,也意味著移植器官沒有排斥血癌,所以血癌復發的風險仍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與同種異體骨髓移植做比較的話,自體移植病人的血癌復發風險率就會很高,因為被移植的幹細胞也可能受到癌細胞汙染,只適用於淋巴癌及多發性骨髓癌。

另外,全新的骨髓移植方法——迷你自體骨髓移植,可減少使用骨髓移植前的化療藥物劑量,而它抗腫瘤療效是基於免疫系統反應。迷你自體骨髓移植已把病人的年齡層推高達到60歲,其優點是部分病人不能忍受骨髓移植之前的高劑量化療,這種迷你自體骨髓移植則提供病人一個救命機會。

吳世清醫生強調,迷你自體骨髓移植所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其嚴重性並不遜於傳統的自體骨髓移植;因此,迷你自體骨髓移植仍是一項重大挑戰。

試想一下,需要在2萬人之中能夠找到一個相配的幹細胞不容易。吳醫生指出,即使有些病人遇上相配的幹細胞,但因為捐髓者在最後關頭改變決定,或者是捐髓者身處在遙遠地區無法前來捐獻,導致病人失去了骨髓移植的機會。

現代醫學日益進步,半吻合造血幹細胞移植(Haploidentical Transplant)逐漸成為主流的骨髓移植方式,梳邦再也醫療中心也在近年來採用此技術。通常,在病人的兄弟姐妹、父母及近親之中,有機會找到一半相同的幹細胞。基於彼此是親情關係,親屬都會捐髓給病人。

完成半吻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的3天后,確認幹細胞已進入母細胞,接著將打高劑量免疫抑制(PT-CY)藥物,以減低移植後的不良反應。

骨髓抽取的突破

幹細胞存在於骨髓、嬰兒臍帶血,以及成人周邊血液。以往,骨髓移植是由骨髓裡抽出幹細胞。

近年來,可以從血液裡抽取出幹細胞,幹細胞大約在10至14日內就能增生;而從骨髓裡抽取出來的幹細胞,則需3至4周的時間才能增生。

當醫生把幹細胞輸進病人靜脈裡,很奇妙的是,幹細胞會自己走回“老家”,也就是流進骨髓裡。

吳世清醫生指出,通常骨髓移植所使用的幹細胞是源自骨髓,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生採用從周邊血液裡抽取幹細胞(PBSC)的方法。

首先,要在骨髓裡移動幹細胞,接著再使用血球分離器採集周邊血液裡的幹細胞;這個過程需要4至6小時,以對約2倍血液容量加工,才能採集到足夠的幹細胞。

幹細胞必須存放在零下196度低溫環境,避免受到破損。

他提到,周邊血液幹細胞最大的挑戰從捐贈者體內抽出幹細胞後,必須及時加以冷凍,在零下196度低溫下保存的幹細胞,有效期可長達100年。醫療團隊必須抽取出足夠數量的幹細胞並注入病人體內,這樣幹細胞才能增生。

由於周邊血液幹細胞療法效果良好,因此周邊血液幹細胞的使用範圍已擴大到治療一些特選的急性血癌及淋巴癌。

骨髓移植其中一個重點是,一定要尋找到能夠相配的幹細胞。這樣才能減低器官排斥(即幹細胞胡亂增生)和其他不良反應。

幹細胞相配被稱為“HLA配搭系統”,這是白血球膜的構造。白血球膜上有6個基因作為(Locus),如果雙方的6個座位都相同,那就是最理想的搭配了;如果只有3個或4個座位相同,也勉強可以使用。

吳世清醫生表示,國人對捐髓的認識和意願仍低迷,希望各界可以加以宣導捐贈骨髓的教育和重要性,鼓勵更多民眾加入捐髓行列,拯救他人的性命。

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之前,須先檢驗捐髓者的血液,以研究捐贈者的HLA系統(不是ABO血球系統)是否配合。醫院必須檢查捐髓者的病歷、全身體檢、驗血及整體健康狀態。

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生採集周邊血液裡的幹細胞,因此在採集幹細胞之前,告訴病人有關採集幹細胞的過程是必要的,有時候需要輔導捐髓人,以消除他們的焦慮。

如果病人已確定接受骨髓移植,同時已找到HLA配合的捐髓人,接著就可以除了其他應被考慮的事項,包括財務安排和進行骨髓移植的時間。

骨髓移植3步驟:
  1. 移植前的估值:
    先為病人進行謹慎檢查,以掌握病人的血癌情況和整體健康狀態,包括驗血、造影程序、骨髓檢驗和醫生所建議的其他檢驗。主治醫生將告訴病人有關骨髓移植過程和會出現的併發症。
  2. 置入中央靜脈導管:
    醫生把一直柔韌塑膠導管,置入病人胸膛上的靜脈裡,長達數個月。醫生必須市場監視該支中央靜脈導管,以維持絕對消毒狀態,避免細菌感染和栓塞。
  3. 骨髓移植前化療:
    這種化療使用最高劑量的化療藥物,並可以同時使用全身性放療,以摧毀所有癌細胞。在各別的醫療中心,這種“骨髓移植前化療”的劑量會有少許不同,這些中心將依病人的病情而擬出劑量。高劑量化療會出現嚴重,甚至是致命性副作用,因為它們會破壞人體的肝、肺和心臟等重要器官。

病人年齡是關鍵

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越年輕越能取得療效。60歲以上的病人屬於年齡較大的群體,他們在進行骨髓移植時最大的風險是注入的幹細胞會產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簡稱GVHD),這種反應如同在體內“打架”。

骨髓移植後,把幹細胞針對病人產生的反應稱為“排斥”並不恰當,實情是外來的幹細胞進入病人骨髓後並沒有排斥,而是這些幹細胞胡亂增生。這種現象與腎臟移植後的排斥不同,在腎臟移植中,是宿主排斥外來的腎臟。

移植物抗宿主病在同種異體骨髓移植中,這是一種潛伏性嚴重併發症,因為捐獻骨髓會視接受者為“外來物”,並開始進攻皮膚、肝臟和腸胃等器官。急性移植抗宿主(在移植的首100天后出現)的症狀是發燒、皮膚紅疹、黃疸病、腹瀉和患上其他感染症的風險率會增加。

GVHD導致皮膚受損,最常出現的症狀如紅斑、丘疹、水皰,甚至皮膚剝脫。

通常皮膚是首個受到影響的器官,手掌、腳底、手指關節、頸背和上半身的紅疹會發癢或燒灼感覺。如果是出現移植物抗宿主並的話,病症則是腹瀉、大量排出惡臭、青色的排洩物。

嚴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尤其是涉及腸和肺部者,就算曾做過適當治療也是致命疾病。隨著有了Ruxolitinib (Jakavi )藥物,有助減低GVHD的反應。

雖然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會帶來一些問題,但也帶來一個額外收穫,那就是免疫系統的反應將會摧毀殘餘的癌細胞(即器官面對惡性癌腫瘤),因此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的病患,複發率較低。

移植後的注意事項

骨髓移植病人的康復之路非常長遠。移植後的第一個月,病人應留院接受看護。因為病人在這期間必須服食多種藥物會抑制免疫系統,導致病人容易受到細菌感染。

出院後,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健康,在飲食需要非常謹慎及運動量要適可而止。如果在康復期間出現發燒症狀,應立刻求醫。

病人出院之後,必須密切地追蹤至少3個月的時間。因為除了關注病人骨髓移植後出現併發症,另一個原因是移植後的首數個月內,受到感染的風險率仍然很高。

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病人的免疫系統才能全面恢復操作。因此,吳世清醫生建議病人不宜回到職場工作,並需要減少外出和辛勞,養好身體。

同種異體骨髓移植的病人則更需要緊密追蹤,以避免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現象。病人需要密集地進行免疫系統壓制治療,在移植後的第一年內,死亡率和癌症復發可說是最大的風險。

如果是復發後才做移植,那麼再次複發率會更高。骨髓移植的一年裡出現復發,病人可說是進入“死角”。有些復發的病人需進行第二次移植,但風險率非常高,通常療效比首次骨髓移植來得差。

移植後超過100天,大約20至40%移植病人會受到慢性疾病影響。它類似結締組織血管病:皮膚變化、皮膚潰瘍、Sicca綜合症,這是由於腺體操作失調,而引起的乾眼和口乾症、關節疼痛和肝臟操作失調症。

在兒童方面,骨髓移植會妨礙他們的成長。同時,與普通人士相比,兒童骨髓移植後上次發性癌腫瘤的發病率較高。此外,骨髓移植病人也會患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和眼睛裡生出白內障。

至於老年移植病人也較長患上移植物抗宿主病,如果病人在過去曾患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話,再次患上的機率將提高。一旦病人患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其患上感染症的風險、致病率和死亡率會提高。

梳邦再也醫療中心在1999年展開第一宗骨髓移植,也是我國第一間進行骨髓移植的私立醫院。截至2022年6月中,該醫院已完成了800宗骨髓移植,其中包括633宗是成人,另167宗是孩童病人。

吳醫生強調,骨髓移植技術在這10年來不斷精進,成功率也隨著大幅提高,病人可以減低各種憂慮。同時,骨髓移植由一組專業的醫療團隊共同監管骨髓移植項目,包括不同專科醫生(心臟、腸胃及腎臟)、護士、藥劑師、營養師及實驗室技術員等,他們憑各自的學科專業及責任,致力為病人提供全面和體貼的護理。

No Siri Kelulusan: KKLIU 1836/2022
Tarikh Luput  Kelulusan: 31 Disember 2024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