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4/2018
多语环境中.马华剧场语言
作者: limlc

问:马来西亚是多语环境,平日生活的中文语境也是南腔北调,中文戏剧演出在语言和腔调上也千姿百态。即便所谓的标准华语,普遍上也有中国腔台湾腔之别;方言也各有地方特色。在您看来,多语环境对大马中文剧场形构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大马中文剧场应坚持标准语言(华语与方言)吗?标准以什么为准?

答:先说“该不该标准”。艺术的多元与丰富当然是好的,如小说中的方言词能让作品增添别样色彩。但作为一次、转瞬即逝的“听”为媒介的戏剧,语言的标准与否,却具有语意传达的即时、准确、完整的功能要求。所以标准音的必要是不言而喻的。

“南腔北调”是地理因素使然,这点与中国的情况基本一致。在中国,说好普通话是话剧演员(无论来自哪个省份)的最基本条件,因为话剧作为一种全国的城市文化类型,它要服务最大的观众对象,就必须使用大家都听得懂的共同语──标准普通话。同理,马华剧场面对观众“中文语境的南腔北调”,也要依赖共同语──标准华语为观众提供服务。因为南腔观众可能听不懂北调,反之亦然。所以马华剧场用标准华语是必要的。

以什么为准?潜台词似乎是:为何不能以本地腔调为准?网上有个说法“语言没有标准性只有地方性。”

若从文化角度看可视为一种本土意识的醒觉;但把它当“思想”来传播就是一种误导。而这却被有些剧场人奉为圭臬。实际上这是一种懒惰心态。因为所谓地方性即为自身的发音习惯,即“平日生活的中文语境的南腔北调”。具体到本地人的华语实况,就是不少词语“积非成是”地错读和大量外语借词的渗透。“只有地方性”,意味着各地发音的不同是无可厚非的,也就是没必要去练习纠正,把“南腔北调”的念台词方式视为正常。如此,标准在哪里?

有关“中国腔”与“台湾腔”是历史因素使然。但所谓“中国腔”或“台湾腔”,都是定义模糊的字眼。如果要说马华剧场早期(话剧南来初期至60年代)的华语发音依据,就是中华民国国语。

但自70年代我国引入汉语拼音以来,学校教的华语、发音方式等就改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了。这一转换已经40年,现在我们也不可能把“和”读作“汉”。那么,标准依据也就没有什么好疑虑了。

“生活语言”和“舞台语言”之间

“中文戏剧演出在语言和腔调上千姿百态”,乍听起来不错,但如果是指演员以“原生态”(地方性华语)方式来说台词的话,就没那么美妙了。因为,这当中混淆了“生活语言”和“舞台语言”。

“生活语言”是多样的,能完成交际已足矣。

而戏剧艺术的特点,除前面提到的一次性,还有由于剧场空间距离以及台词艺术的要求,要在现场当下就能达到听清楚并能感受到艺术美感。所以戏剧演出用的“舞台语言”,应该是一种对清晰、准确、声量以及美感有所要求的语言。

另一个混淆是把戏剧当电影。有些演员采用了电影演员的说话方式(生活化的),无视电影是一种镜头的艺术:镜头的选择和打上字幕,是导演传达人物对话或故事信息的有力武器,而戏剧并不具备这种优势。戏剧是一种活人的艺术,戏剧的主题与内容要靠活人在现场用语言等媒介向观众传达。传达的效果胥视演员的舞台语言水平。

有一个说法是“应剧作的需要选择语言”,这个我认同。所以我能接受《美丽相馆》的“本土华语”,也欣赏《北京人》的京腔。因为它们的语言处理都统一在一个更大的美学范畴:写实主义。但选择语言不是一种随意,而是要看能否与戏剧类型、风格或人物相匹配,它考验导演的专业判断。

其实,说标准华语、重视舞台语言,是马华剧场的传统,这是本。

“南腔北调”可以是一种附加值。马华戏剧不会囿于一隅,当走出国门时,我们也将面对语言这一关。能说一种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标准语,再佐以别处没有的“南腔北调”,或可创出一片新天地。

至于多语或多元文化优势,一直以来或被夸大,或由于政治干预下的民族分化而没有被充份发挥。这是一个大课题,另文探讨。

■徐墨龙简介

徐墨龙,又名粉墨勾兰;剧评作者、戏剧/中文教师;毕业于南京大学,获中文学士、戏剧硕士。毕业论文:《试论高行健戏剧的一种模式》;北岛戏子创办人,导戏三十余部;目前为星洲日报撰写剧评;其他剧评文章刊于当今大马、联合早报、青年剧评网、疯剧场剧评网等;2017年受邀为澳门艺术节写剧评;2016、2017年受邀任马来西亚戏炬奖评审。欢迎交流任何剧场课题,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