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5/2019
陈伟豪.游入象牙塔的鲶鱼
作者: 陈伟豪

上周二我的一名博士生法迪拉论文答辩顺利,故她当晚在丹绒马林一家华人清真海鲜餐厅设下庆功宴,以分享她成功的喜悦。

法迪拉在念博士的这6年期间,一直都是在位于吉兰丹巴西布爹的大学预科班学院当电脑科学课的讲师。由于吉兰丹州的周末和周休日是星期五和星期六,因此她在交论文前的半年里,都会在每个星期四晚上乘搭长途巴士,以便能在周五清早到丹绒马林的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与我讨论博士研究和论文的书写进度。当一整天的讨论结束后,她就乘搭巴士返回吉兰丹。如此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毅力,是她在面对种种事业、学业与家庭的波折和挑战之际,依然能够在大学所设的14个学期或7年兼职博士研究生终极期限内顺利完成学业。

法迪拉说,当朝政府在去年增加非土著学生的大学预科班学额后,她负责的预科班课堂氛围变得比较有活力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她的教学工作压力与负担,进而让她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博士研究论文。在这之前,她的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马来人。没有异族同学的环境令学生们过着单调且缺乏动态的学习生涯,故即使能进入预科班的都是优秀生,但是少了竞争性的学生间互动和刺激后,学生们的表现会在进入象牙塔的路途上逐渐黯淡失色。非土著学生增多后,土著学生在多元种族的背景下变得比较活跃和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同时,一些学院的讲师会以促进种族团结之名,要求团队课业活动必须有不同种族背景的成员,以达到教学里的鲶鱼效应。

所谓的鲶鱼效应,其实是指通过引入强者来激发弱者的求生欲望,进而让弱者变强。此效应起源于北欧国挪威的渔夫们在装他们捕获的沙丁鱼的装置里放入一条鲶鱼,以激发本来以为生存无望的沙丁鱼的求生欲望。如今这个效应已经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手段,目的在于让弱者或自认为是弱者的学生们重燃求学的斗志,最终与强者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换句话说,当下我国的大学预科班学院里的非土著学生已成为课堂里的鲶鱼,扮演着激发友族同胞们的求生欲望与斗志的角色。

在谈到她念完博士后的潜在职业升迁打算时,法迪拉说她很可能会申请加入公立大学当讲师,因为获得博士学位不但不会对她留在大学预科班学院任教的职位和薪酬起任何作用,而且还会让一众没有博士头衔的讲师同事感到不自在。这种现象在面对没有博士头衔的学院领导时尤其明显。从鲶鱼效应的角度来看,有了博士的法迪拉已变成了一条鲶鱼。看来,鲶鱼的角色扮演并不局限于不同种族之间,在同行业的竞争中此效应也是相当普遍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