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8/2019
陈芳龙.北极融冰,明天过后
作者: 陈芳龙

8月3日读了一则令人胆颤心惊的报道。报道引述丹麦气象研究所的资料说 :“由于全球持续性高温,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今年融冰量创下了有纪录以来的历史新高。7月份的全月融冰量高达1970亿公吨,较往年同期的650亿公吨增加了3倍。”

1970亿吨的水量是什么概念?

简单换算一下,如果我们把这波水量灌进面积只有243平方公里的吉隆坡,那么整座城市将被淹没在803公尺深的水底下,双峰塔的塔顶离开水面还有351公尺。如果挖个1公里深,1公里宽的运河,那么这条运河的长度必须达到197公里(差不多从吉隆坡到我的故乡永平),才能装得下这1970亿吨的大水。

以上的数据,只是格陵兰岛(面积217万平方公里)一个月的融冰量,还不包括面积差不多是格陵兰岛10倍的北极圈(含格陵兰岛,北极圈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如果北极圈与南极圈融冰恶化情况,也与格陵兰岛一样,那么2004年上映的电影《明天过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所描述的,地球因气候暖化而造成的洪水和冰河浩劫,不会只是电影的夸张情节!

以前,我总以为,“北极圈或格陵兰岛融冰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公尺”,只是无稽之谈、天方夜谭! 但看了7月份的数据,这个大灾难好像离我们没有那么远。全球近半数人口居住的沿海城市,可能很快就会因海平面上升而遭殃,之后引发的连锁反应很难想象!

去年12月,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 公布了一项研究指出,近年格陵兰岛冰雪融化的速度达到8000年来的历史新高。而美国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教授陆克楚鲁赛尔(Luke Trusel)的一项硏究说明更令人忧心,他说 : “一旦温度升高到一定的临界点,那么格陵兰岛的融冰现象,将会面对‘不可逆转’的融化”。

这意思是说,过了临界点,冰就会一直融化下去,将不会因为冬天的来临而恢复结冻,如果教授的假设成真,这个浩劫会来得快而且急。冰,不会一点一点的融化 ; 海平面也不会是一年一两公分的上升。今年7月格陵兰岛融冰量的快速增加,已经说明了一切。

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能否防堵北极圈的冰雪瞬间融化而形成的灾难?当然不能。因为我们连“融冰温度关键临界点,究竟是几度?”都还无法得知,更别说和大自然灾害抗衡了。这就如同大地震、大海啸来袭,我们只能尽快逃命,当大自然反扑,人类会显得渺小而无助。

各位,不只是北极,南极圈的冰雪也在快速消融,2018年6月的《自然》杂志,同样也有一份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南极圈目前每年也有高达2千亿吨的冰雪融入海中,显然海平面上升,已经不是潜在的危机,而是当头大祸了!

是谁造的因? 当然是人类。你与我都是造恶业的一分子,所以都有机会尝一尝自己造的“恶果”,都得面对大自然的反扑。

寒冷地带的冰雪融化,肇因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2018年12月,全球80名科学家共同发表《2018年全球碳预算气候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达371亿公吨,这意味着人类“制造”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向大气层喷发42万公吨。在371亿公吨的排放量中,中国贡献了103亿公吨(27.8%)、美国也贡献了54亿公吨。但是特朗普说,他读过这份研究报告,他不相信也不认为气候变迁是美国造成的,而且对全球的影响也没这么严重。有能力却不负责任,这是美国一贯的作风!

当全球先进国都在为改善温室效应而努力,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却宣布退出共同维护全球气候穏定的“巴黎协议”,显然美国人对改善全球气候恶化,准备冷眼旁观。今天,除了欧盟,大部分国家为降低碳排放量所做的努力依然不够,所以地球暖化现象,没有显著好转。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表演说: “我们已经深陷在全球气候变迁的困境里,如果不努力改善,我们将会亲眼目睹地球因气候变迁而毁灭。”

联合国秘书长的一番话,我们应该当一回事。

造成今天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很多,简单的说,是人类的贪婪、追求享受和便利的恶果。

举凡维持气候稳定平衡的热帯雨林,因私利而遭滥垦,单就去年全球就有12万平方公里,相等于马来半岛的雨林消失,如果恶化下去,温室效应将无法获得改善。与此同时,我搞不懂欧美先进大国大力排挤油棕,说会造成雨林砍伐、生态环境失衡,却又尽情挥霍雨林,不见得对破坏雨林最严重的巴西有任何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任何行为都会牵动温室效应的产生。例如交通运输工具废气排放、家用电器产品的耗能、过度工业化造成的石化煤炭消耗、畜牧业牛羊体内废气的排放等等,都是温室效应的肇因。我们都有责任尽一份心力去改善,包括节能减碳、减少资源浪费、以蔬果取代肉食,如果人人都尽一份心力,认同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唯有如此,才能推迟地球提早遭到浩劫!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