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暖势力

|
发布: 6:46pm 19/01/2020

推行“无人孤独死”计划·9义工投身临终关怀

去年首名接受心理卫生学院“无人孤独死”计划援助的陈女士生前喜欢看粤剧,义工除了伴她左右,也为卧病在床的她安排粤剧演员到病房呈献演出。
去年首名接受心理卫生学院“无人孤独死”计划援助的陈女士生前喜欢看粤剧,义工除了伴她左右,也为卧病在床的她安排粤剧演员到病房呈献演出。

(新加坡19日讯)“一个人诞生的那一刻,通常有许多人迎接,气氛充满喜悦;当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时,身边也应有人陪伴,不想孤独死去,是人之常情。”

杨冠盛(33岁,公务员)抱着这番感慨,约3年前开始同其他义工为心理卫生学院筹划推行名为“无人孤独死”(No One Dies Alone)的计划。

ADVERTISEMENT

《联合早报》报道,计划目前有9名义工,包括教育工作者、公务员、社工、行政人员、护士,以及学生,年龄介于20至40多岁。他们的共同点是愿意付出爱心和时间,陪伴心理卫生学院无亲无故的末期病患走完人生最后旅程。医院至今有两名病人参与计划,其中一人已过世。

“无人孤独死”计划是由美国一名护士珊德拉·克拉克(Sandra Clark)于2001年发起,至今在本地数所慈怀病院推行。

义工杨冠盛陪伴病患走完人生最后旅程后,更深切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追逐物质财富,而是多花时间陪至爱至亲的人。
义工杨冠盛陪伴病患走完人生最后旅程后,更深切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追逐物质财富,而是多花时间陪至爱至亲的人。

杨冠盛:病患过节无人探访心酸

活跃于志愿服务的杨冠盛,在心理卫生学院当义工9年多,他一般在周六或假期,同其他义工一起为病人举办文娱活动或带他们外出走访景点。

他在过程中发现,一些长期病患逢年过节都无人探访,令人心酸。

“可想而知,他们临终前身边也不会有亲人,我们开始思考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当听闻‘无人孤独死’计划后我们受启发,认为心理卫生学院一些患者也有这个需求,开始探讨如何同院方一起合作推行。”

走访慈怀病院了解临终患者

义工团队除了与“无人孤独死”发起人联系、收集资料,也走访狮城不同慈怀病院,了解不同病院义工推行计划的经验,他们还报名参加关于临终课题以及如何同临终病人互动等学习坊。

义工也开始每周六探访心理卫生学院一群体弱年迈病人,也会安排义务表演者到病房呈献节目。计划去年2月正式启动,团队帮助的首个病人是一名80多岁的女病患。义工也在去年7月开始为第二名103岁的男病人提供服务。两人都住院超过20年。

参与计划的病人一般被评估只剩半年至8个月的生命。计划分友伴服务和临终陪伴两个阶段。

为病人提供友伴服务

杨冠盛说:“为了给第一名病人陈女士提供友伴服务,我们向医疗社工打听到她喜欢粤剧,爱吃传统菜头粿。我们买来这道小吃,陪她边吃边聊,也曾找来粤剧演员到病房为她唱戏。我们每周至少探访一次,为她买鲜花,她对我们很和善,常叮嘱我们别买花,但我们希望把她的病房角落装饰得开朗一些。”

由义工全天候轮班提供的临终陪伴服务,过程可达几小时至几天。去年5月某个午夜,杨冠盛接到院方通知,得知陈女士即将离世,凌晨1时赶到医院。陈女士是团队帮助的第一名病人,他身为组长,希望先体验临终陪伴的任务。

“我没有不安的感觉,只感到平静。陈女士对我就像一个很熟悉的朋友。病房很安静,她当时呼吸缓慢,时而睁开眼,看了看我,又望向远处。我陪她的那5个小时,飞快过去。由于我隔天得上班,另两名义工清晨6时接班,陪着她直到同天上午11时,她便安详离开。”

安排摄影师为病患拍遗照

院方按照陈女士的遗愿,将她的遗体火化并举行海葬,还安排杨冠盛和两名义工出席仪式。

杨冠盛忆述,看着陈女士的棺木没有任何遗照,缓缓进入焚化炉,让他内心很感伤。那次之后,他征询心理卫生学院同意,安排专业摄影师为想拍遗照的病人照相。“很欣慰有机会陪陈女士走完人生最后旅程。我也更深切意识到,人生最重要不是追逐物质财富,而是多花时间陪至爱至亲的人。”

护士赴澳学习“临终导乐”

为了能更好地安抚和协助临终病人,慈怀病院护士到澳洲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临终导乐”(end-of-life doula),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心理卫生学院“无人孤独死”计划的病人。

约30岁的颜恩年在一家慈怀医院当护士,目前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部分时间护士学士学位文凭课程。她加入心理卫生学院的“无人孤独死”计划当义工,纯粹只想以志愿者身分,帮助无依无靠的临终病患。

护士颜恩年加入心理卫生学院“无人孤独死”项目当义工,她陪伴临终病人时会弹奏小型竖琴安抚他们的心灵。
护士颜恩年加入心理卫生学院“无人孤独死”项目当义工,她陪伴临终病人时会弹奏小型竖琴安抚他们的心灵。

颜恩年:受家人启发转当护士

拥有商业管理硕士学位的颜恩年,10年前从马来西亚来新工作,原本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后来决定修读护理专业文凭,2017年中途转业成为护士。

颜恩年说,选择进入临终关怀领域从事护理,是受母亲、祖母和一名阿姨启发。她的母亲也是一名护士,在大马从事临终关怀方面的工作,祖母是一名传教人员,常为弱势群体进行家访,而阿姨则是一名社会学家,在澳洲任教,从事死亡和临终关怀方面的研究和教学。

颜恩年如今自己从事临终关怀护理工作,过程中对一些西方国家提供的“临终导乐”服务产生兴趣。所谓“导乐”,也称接生陪产员;“临终导乐”的任务则恰恰相反,扮演的是协助病人迎接死亡的临终陪伴者,结合辅导员、社工和朋友等多重角色。

弹奏竖琴安抚临终者

她去年到澳洲上“临终导乐”的5天短期课程,其间认识在当地为临终病人弹奏竖琴的人。拥有音乐基础的她也学起竖琴,去年为心理卫生学院“无人孤独死”计划首个病人弹奏。

颜恩年认为,一个人到了人生最后阶段,往往倍感孤独,无亲无故者或许更是如此。“有一次我结束探访前告诉陈女士我要回家了。她说,你有家回真好,我没有家,只能呆在这里。”

音乐是抚慰临终者,以及同他们互动的其中一个方式,她很欣慰能以弹奏竖琴带给陈女士最后的安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