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布: 10:30pm 29/03/2020

网络假消息疯传·星洲为你前线报导

沙巴星洲日报印刷部职员工作时佩戴口罩,遵守防疫措施。
沙巴星洲日报印刷部职员工作时佩戴口罩,遵守防疫措施。

ADVERTISEMENT

从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到如今沙巴确诊病例逼近200大关,从沙巴限制中韩意及伊朗发生疫情国家公民入境,到情况更严峻的宣布执行行动管制令,沙巴星洲日报团队始终以疫情新闻最前线的思维行动出发,尤其是采访前线的同事,顶着外派采访面对被感染的风险的压力,坚守着工作岗位,女助编们晚上驾车回家,让家人担心。

疫情时期谣言满天飞,我们每天接到很多因谣言而不安的读者反映,希望透过有公信力的报导让他们分辨假新闻。我们只想尽自己的力量,把最快最准确的消息传递给读者。我们在前线采访,请读者乖乖待在家,莫乱转发未经确认的讯息。

每天冒险出勤

派报员 代理  新闻尖兵

行动管制令执行期间,除了直击疫情前线为民众报道最新、最准确抗疫消息的记者,报纸代理和派报员亦是冒着危险,每天为读者提供印刷版报纸的新闻业尖兵!

和生园The Station和达迈The Station 2书店东主周健辉是《星洲日报》的主要代理之一。由于行动管制令,周健辉决定集中人力资源,只让和生园The Station书店继续营业,时间从凌晨3到下午3时。

派报员正在折叠各语文报纸。
派报员正在折叠各语文报纸。

让读者有报纸看

周健辉受访时表示,由于冠病疫情,很多同行都决定在管制期内暂停营业,可是他考虑到,若他也不营业,很多读者将无法阅读报纸,因此毅然决定继续开门营业。

周健辉表示,在这段期间,他带领每个员工和派报员做好防疫工作。包括18名派报员在内,每天凌晨3时之前抵达书店,第一件事就是用肥皂和消毒水洗手,还有量体温,只要体温过高,将被吩咐回家。接着,所有派报员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折叠本身负责运送的报纸,在出发派报纸前再仔细洗一次手。

他指出,骑摩托在本地派送报纸的派报员共有12名,大约早上七时就可完成工作。其余的人负责驾车运载报纸,远程的去到保佛和丹南。

派报员戴上口罩,准备骑摩托将报纸送到读者家里。
派报员戴上口罩,准备骑摩托将报纸送到读者家里。

派报工作不容易

周健辉表示欣慰,一名派报员的父母担心他的安全,劝阻他留在家里不要外出,但是他跟父母解释派报员的工作情况,父母了解到他们不会和读者有近距离接触之后,才允许他继续工作。

“希望大家明白,我们的工作不容易!”

他表示,在行动管制期间是最适合订报的时候,因为读者所订购的报纸是由派报员每天送到家里,读者不必离开家门,也不必和店员有身体接触。

张碧玉:提供精神粮食

星洲 天天出版

尽管2019冠状病毒病蔓延,政府颁布行动管制令,《星洲日报》仍旧每天出版,将报纸安全地交到读者手上!

星洲日报沙巴区经理张碧玉表示,疫情当前,《星洲日报》从新闻编采、印刷到派报过程,全部人都站稳岗位,各司其职,确保每个“关口”的防疫措施都做得最好,务必让读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一份印刷版《星洲日报》,成为行动管制期间的精神食粮。

张碧玉提到,在行动管制期间,沙巴星洲日报及编采部及办事处职员尽量实践居家工作理念,其余职员(包括印刷部职员)全部遵守防疫措施,包括测量体温、工作期间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

“在这期间,我们坚持守在疫情前线,为读者详尽报道,同时也做好防疫措施,希望大家放心地阅读每一份《星洲日报》。”

张碧玉表示,有意订报的读者可以联络沙巴星洲日报亚庇区办事处(088-393222)或杨小姐(013-8554755)。

书店业者每天凌晨为派报员测量体温。
书店业者每天凌晨为派报员测量体温。

为读者提供翔实报导

记者 冲锋陷阵 采访

走入人群采访

陈玉思(驻亚庇高级记者)

一直以来,都习惯在外采访后回公司处理新闻,这两个星期改成居家作业,采访后直接回家,跟主编、主任与同事只能靠手机保持联系。

由于记者需要照常开工,在没有正式采访活动的情况下,这几天都戴着口罩往外跑,听到那里有值得报导的就冲过去,遇到人多的地方更要进去拍照,找人访问,设法把实际情况报导给留在家里的读者。

采访后回到车上,第一件事就是拿消毒液喷手,摘口罩擦汗,回家后就把衣服换掉,每天重复一样的动作。

近两个星期来,各阶层民众的生活都因为疫情受到扰乱,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看着身边的朋友待在家里为接下来的日子担忧,心情非常难受。我跟大家一样,都希望疫情赶快结束,让大家恢复正常的生活。

外出作足防疫

魏俊威(驻山打根记者)

疫情当前,每日采访都戴口罩出门。尽管公司有提供口罩,不过由于市场口罩短缺的关系,考虑到未来可能很难补货的情况,只能省着用。一个口罩一天只用不足1小时,重复使用约3天至5天后才丢弃。

为了避免与民众有直接接触,污染需要重复使用的口罩,采访期间尽量不往人多的地方走。在公司的允许下,目前已开始居家办公,减少出门几率,在家中打稿。目前部分新闻主要以电访为主,后续如有必要,才到现场了解情况。

由于居家办公,为了减低从外面把病菌带进家中,每次出外采访或采买回家,一进门即往手上喷洒消毒搓手液,之后就直接洗澡和更换衣物,降低风险。

张晓林(右二)
张晓林(右二)

保持社交距离

张晓林(驻山打根记者)

在疫情期间出外采访,背负更多的是家人的担忧。每天出门前都要被家人唠叨上好几遍,不断叮咛我要记得戴口罩,避免到人潮多的地方,自己也难免担心会“中招”。

与以往不同的是,每天上班都会戴上口罩,带上一瓶消毒搓手液,每天回家前会先用消毒搓手液为双手消毒,再用搓手液喷遍全身上下,回家后则是赶快洗澡,希望不会把病菌传给家人。

前几天需要跟着警方出海巡逻,当时因为海浪颠簸,在船上拍照时没办法遵守1公尺社交距离,不过我、同行与警员都有戴上口罩,可见防疫意识充足。

或许大部分人都闲着在家的关系,假消息比往日增加不少。因为是记者的关系,总会收到亲友发来视频或图片要求求证,其中包括曾经在网上流传,称金凤市巴刹关闭的消息,后来经本报证实为假消息。

刘恭旺(左)
刘恭旺(左)

注意身体状况

刘恭旺(驻亚庇记者)

因工作需要接触人群,意识到自己面对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非常时期,仍然有一些需要面对面进行的访问,例如水警的发布会、访问首长和州秘书等,只能尽量与受访时保持距离。

出外采访一定要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及常洗手。总之该做的都要做,包括每天注意身体状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