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总编时间

|
发布: 8:00am 25/06/2020

曾毓林.“这一出走就不再回来了!”

作者: 曾毓林

一场冠病疫情对全世界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单是在经济方面,也包括改变了生活形态,几乎没有一个领域免受影响。

危机同时也是契机,更是转机。有人受到碰击后一蹶不振,有人赶紧另寻新出路──不过,大部分人都引颈以盼政府能应对大变化,带领大家开创新局面。纵使不能华丽转身,至少安然度过。

ADVERTISEMENT

喜见政府有许多政策应对各领域的求援,不过这大都聚焦在经济领域。这也难怪,毕竟民以食为天,必须先喂饱肚子才能进一步谈其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文领域总是成为最被忽略的一块。音乐剧导演何灵慧此刻发起“艺起守护”行动,她提出,“表演艺术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疫情前很多艺术工作者本来就处于收入不稳定的经济状况,如今疫情来袭,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国家政府在这个艰难时刻给予文化艺术者哪一些帮助?答案:几乎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要靠自己,‘艺起守护’是多位艺术工作者自愿发起的运动。”在这场自救的行动中,她鼓励大家在线上看电影、欣赏音乐会、戏剧、舞蹈以及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让艺术工作者可以继续生存。

她最令我痛心的一句话是“有些艺术工作者在目前没收入的情况下暂时找一份糊口工作,但发现新工作收入更佳,这一出走就没打算回来了。”我们的大环境养不起艺术工作者,使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流失到其他不相关领域,埋没了大好才华,也使艺坛失去光辉。

这以后,我们如何让热爱艺术的孩子向父母争取往这领域发展──很可能他们换回的是一盆冷水,告诉他们将来无法温饱。

马来西亚绝对有孕育艺术家的土壤,只可惜灌溉的人不多。

这几乎也是众多华基民间组织的问题,无法在国家政策下受惠;甚至比起其他同性质但不同种族的同行,待遇不同。我们口口声声说艺术不分种族、不分疆界、应该一视同仁被对待,但实况如何大家都心里清楚。

“自救“是无可奈何,但也是必要的。只是,华人社会和华裔群族首先就要打破“艺术家不用吃饭”、“艺文活动应该是免费”这种不成文的观念。

我们绝对可以给力国内的表演团体和艺术工作者,大有大的支持,如长期资助;小有小的给力,至少付钱买票入场欣赏,不要只期待“免费入场券”。

很多社团都有雄厚基本经费摆在银行吃利息,或有产业定期收租,如果他们肯固定领养一或两个表演团体和赞助一两位艺术工作者,让他们安心创作和发挥,并以每年在联欢宴会表演或回赠作品为回馈。马来西亚的表演团体和艺术工作者没有想像的多,但求只要有5%的国内社团愿意这么做,艺术界早就一片蓬勃气象。

大型商场或办公大楼经营者也大可在底层规划一个小小地方,作为艺术家、画家长期展览的空间,即可增添艺术气息,也可点缀环境,何乐不为?可惜很多商场认为“寸土尺金”,宁可空弃着也不让使用。纵使画家有心租借,打听了租金后就知难而退了。

财团和乡团是最有本钱以“社会公益”为由来帮助艺术团体生存下去,这何尝不是“取之社会,用诸社会”的表现之一?祈请他们不要再有“可以义务表演吗?”或“邀请你已经一种荣耀,怎还要我们付费?”的老旧观念。

而小至个人,很多可以花钱去看一场电影、包厢唱歌,却吝啬于买票欣赏一场演出。让自己的娱乐开销也包括艺文活动,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与学习。

艺术丰富我们的心灵,也提醒着我们坚持的价值观。一个国家无法让艺术工作者生存,也意味着国家的落后,而马来西亚却是一个需要更大进步的国家。

孕育艺术家的土壤要靠所有人一起来灌溉,在此过度时间甚至一路以来,社会不够给力,政府的政策不到位,多年来艺术工作者大部分得自力更生,一路来勉强可以糊口(很多表演团体每办一场演出都只敢寻找开支平衡,甚至也有的在倒贴中),但至今在疫情笼罩下,表演活动不能进行,政府的援助政策没有包括他们──未来甚么时候可以重返舞台还不可知?纵有储蓄也很快会消耗殆尽。

“艺起守护”行动有其社会意义,希望除了线上演出得到支持之外,更希望其背后带出的长期性问题受到各界关注。

“艺术工作者尝试了一份收入比较稳定的工作后,就没有打算再回来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句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