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琴不字禁

|
发布: 9:00pm 26/07/2020

杨丽琴.一个口罩走天涯

作者: 杨丽琴

自冠病疫情爆发以来,人类似乎多了一种分类法:戴和不戴口罩。有人罩不离口,有人视情况而戴,有人完全不戴。

罩不离口的人往往无法接受周遭的人不戴口罩,因而扮演监督者,时刻要求他人戴口罩。如果看见很多人没戴口罩,心情就会焦虑,担心疫情再爆发。

ADVERTISEMENT

一般来说,这类人较注重自身和家人健康,以及家有高危群体;公民和健康意识较高,本身极度自律,有少数人看见别人“不听话”会愤怒。

不戴口罩者,则包括健康有问题(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不适合长期戴口罩的人。有人戴口罩后难以呼吸顺畅、感觉燥热不舒服。有些劳动阶级,因工作性质,常会出汗弄湿口罩,也索性不戴。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理由,如要把有限的口罩留给有需要的人、不想制造垃圾和环保问题等。

更多人是觉得麻烦,也有人是出门后才发现忘了携带口罩。

不戴口罩者通常不喜欢受拘束,但有时也可能是社会文化因素作祟。例如,比起东方人,西方人更不爱戴口罩。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人不戴口罩,还反过来指责其他人不戴。也有人说,只要所有人都戴,他本身就不必戴。

一言概之,从戴不戴口罩这事,就可观尽人生百态,窥视各人性格。

冠病疫情没爆发前,戴不戴口罩本是比较个人的事,顶多是说如果一个人生病了,但在有其他人的封闭空间时拒绝戴口罩,那么这个人多半是较为自我、自私。

如今随着疫情席卷全球,戴口罩已演变成公共卫生课题。虽无确凿证据显示戴口罩能百分百防疫,但在公共场所有戴口罩总胜于没戴。

而为了防止疫情反弹,政府已强制人民8月起在公共场所须戴口罩。不过,强制戴口罩的前提是口罩价格必须可负担,以及供应充足。

疫情初始,口罩严缺,价格飙涨。如今口罩供应看似足够,但那是因为很多人已不戴口罩了,更多人是以一个口罩走天涯。

例如,有些人的口罩已破损,仍照戴不误。有人在口罩里头放面纸,每天只更换面纸。还有人把口罩晒了再用。一问之下,这些人一个口罩至少戴了超过1个月。

根据专家所言,口罩每4个小时或潮湿了就须更换,不能循环使用。重复使用受污染的口罩,对健康损害可能更大。口罩里头放面纸,让口罩无法紧贴面部,也无法达到防疫效果。

可是,大部分人会说,若不重复使用,哪有这样多钱每天换口罩?

的确,目前口罩顶价1.20令吉,假设一家有五口,每月须额外花费百多令吉。若家中有人失业或减薪,更难负担。政府早前说每户派送4个口罩,等同杯水车薪,况且不少人投诉至今未收到免费口罩。

有些人不是买不起口罩,或家里已囤有不少善心人士赠送的口罩,但就是舍不得用(特别是节俭成性的老人家),短时间也很难让他们改变观念。

惟若人人天天都更换口罩,大马一天要消耗上千万个口罩,到时能否确保前线人员人人有口罩?

虽说政府允许人民戴自制口罩,但不合规格的自制口罩,防疫效果不彰,也同样有卫生问题。

最重要的是,所谓拥挤的公共场合,定义有些模糊。一个人在无人的公园或马路上没戴口罩,执法人员能开罚单吗?在住宅不远处遛狗须强制戴口罩吗?官员执法标准是什么?会不会“官字两个口”?各州会不会又各司其法、各有定义?买不起1.2令吉口罩的人士被罚1000令吉,有能力还罚款吗?

如果不早日厘清,更多问题会接踵而来。而且以一个口罩走天涯的大马人也势必有增无减,导致其他个人健康问题,并耗损医药资源,这些都是政府必须早日正视的问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