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学者观点

|
发布: 7:50am 02/08/2020

萧悦宁.华文教学中的观念误区

作者: 萧悦宁

最近有机会在网上跟一些华文老师交流,无意中发现,目前在华文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其中以下两个核心观点亟待厘清,否则可能会给我国的华文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华语是我国华裔的母语。母语(第一语言)是下意识“习得”的,第二语言才是有意识“学习”的。

ADVERTISEMENT

2)华小的华文课属于第一语言教学,但我们过去学习华语的方式──先学生词,然后练习造句,再组句成段、完成一篇文章的方法比较像是第二语言的教学法。

“习得”(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习得”指非正式、下意识的语言获得;“学习”则是正式的、有意识的语言规则学习。前者是儿童获得母语的手段,后者则是人们学习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的方法。克拉申(Krashen)认为通过“习得”和“学习”获得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独立的知识,但埃利斯(Ellis)则认为两者在实践中是无法截然分开的,第二语言的获得既包括有意识的学习,也可以有下意识的习得。

此外,下意识“习得”的母语,进入学校后依然要有意识地继续“学习”。Kristin Denham和Anne Lobeck合著的语言学入门教材《Linguistics for Everyone: An Introduction》就提到:英语人士区分“who”和“whom”、学会说“John and I(而不是me) went to the store”,通常都是在学校或家庭里“有意识地学习”得来的。由此可见,“习得”与“学习”只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并不能断言“二语就一定是有意识的学习”、“母语只能以习得的方式获得”。

我国华社称华文教育为“母语教育”,这里的“母语”比较接近“民族语”的概念,语言学上所讲的“母语”则指“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儿童幼年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此后获得的则称“第二语言”(简称“二语”)。上个世纪,很多华人在家里都是讲方言的,入学后才开始真正接触华语。因此,华语在那段时期并非我们(语言学意义上)的第一语言,但又和马来语、英语这些真正的第二语言不同。华语(Mandarin)和各种方言同属汉语(Chinese)的变体,因此华小的华文课既不能采用二语教法,也不完全是真正的第一语言教学。

现在有很多家长跟孩子讲华语,似乎和学校里教的是同一种语言,实则不然。华裔儿童在生活中习得的,是一种混有各种方言词汇与句式、外加英语和马来语的华语变体,学校华文课教的则是典范的白话文,两者不只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这么简单。我们“下意识习得”的,是“Walau eh! 这次够力咯!”这样的华语,而这种句子是不可能在华文课本里出现的。

说“华小的华文属于第一语言教学”,基本上没错,但这“第一语言”只是个权宜的叫法。学生就算已在家中“习得”华语,入学后仍要经历一个学习“转码”的过程,尽管这两种语码颇为相似。请问诸位:从“这次够力咯”的本地华语,转换成《小学华文课程与评价标准》里提到要让学生们用来交际、处理信息和写作的“规范华文”,这个过程仅凭“下意识”就能实现吗?还是要“有意识地学习”才能完成?答案不言自明。

正因学生必须经历这个“转码”过程,所以小学华文课程必须考虑学童之间语文水平的差距,起点不宜定得太高,也不应回避“字词句段篇”循序渐进的教法。在此前的“童诗风波”里,笔者虽然也不认同那名家长的观点,但看到众人都在谈“童诗没有难易可言”、“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不免忧心。一个每天有父母陪着读绘本、听着童话故事入睡的孩子,和一个父母为了三餐终日奔波在外、没有阅读习惯的低收入家庭儿童,他们的语文水平肯定不会像《小学华文课程与评价标准》所说的那样“相差不大”。后者没有阅读习惯,很可能因为词汇量不足、掌握的句型有限,连“从字面上”去理解一首童诗都有困难。类似的情况在国外已有教育学论文可为佐证,国内却鲜少有人提及。

营造一个让学生爱上母语的学习环境,这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只是在朝这个目标前进时,必须顾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方能让课程改革在本土扎根,开花结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